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廿四夜风俗,靖江春节风俗介绍

廿四夜风俗,靖江春节风俗介绍

日期2024-03-08 06:34:28 参考 知识库

廿四夜风俗目录

为什么廿四要吃小豆饭?

靖江春节风俗介绍

腊月二十三为什么叫“送灶”

1.贴春联。

在廿四夜,人们会在家门口或室内贴春联,春联通常是由对联组成,寓意着祝福和吉利。

2.挂灯笼。

人们会在屋内外挂上各种颜色的灯笼,以示热闹喜庆。

3.吃年夜饭。

廿四夜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晚上会有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象征着家庭和睦、团结友爱。

4.守岁。

在晚上12点前后,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同时要燃放鞭炮,以驱走旧年的不祥之气。

5.放烟火。

在廿四夜,人们也会放烟火,表达对新年的热烈祝福。

6.给孩子压岁钱。

压岁钱是一种传统的习俗,意为给孩子们带来好运、健康和快乐。

7.拜神祭祖。

在廿四夜,人们也会拜神祭祖,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总之,廿四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代表着团圆、祝福和希望,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为什么廿四要吃小豆饭?

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

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即“送灶”。

过去人家都是土砖砌成的灶台、在烟筒旁砌有一个砖框台名叫“司命府”,中间供奉灶君(神),两边一副小对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

此俗现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的古风犹存。

(二说送灶这天中午家家都吃小豆饭,用一碗饭盖上豆腐、百页、青菜、金针、木耳等素菜以及一碗放上几块灶糖和十多段寸把长的稻草供奉灶君和灶马,灶君吃了灶糖(俗称作糖即饴糖),粘(甜)着嘴即不说坏话,稻草给灶马吃。

送灶时点上香烛叩头祷告,将灶神像放在芝麻子上焚化,芝麻 子烧着噼哩啪啦地响,意味着灶神步步升高,人们生活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灶神上天十万八千里要走一星期左右,到三十夜(月小廿九)再点上香烛接他下来。

靖江春节风俗介绍

靖江民间过年的习俗,廿四夜送灶,廿五发酵,廿六蒸馒头,廿七炒蚕豆花生,廿八打扫卫生,廿九包团裹馄饨,三十夜贴对联,正月初一妇女不上灶烧早饭,忌污秽神明,让其带好孩童不致哭闹,图开头大吉。

早餐吃米粉圆子,称“团圆”。

对上门拜年者,款以花生、蚕豆、瓜子、糖果等,谓之“甜嘴”。

午餐吃馄饨、团或除夕剩余之饭菜,意为“年年有余”。

午后,三五结伴掷骰子、玩纸牌、搓麻将以消遣取乐,直至“落灯”(正月十八)洗手。

整日间,“送财神”、调“苍龙”者(变相乞讨)走街串巷,调龙灯、舞狮子等民间文艺活动遍及城乡。

将晚,各家呼孩童早睡,不点灯火,谓不干扰“鼠婚”。

当晚各户将地扫净,初二不扫地,谓地生日。

初二起,外出拜年。

拜年之规,先近亲后远亲,一直延续到初七八日。

俗说:“拜年拜到初七八,有酒剩点坛子脚”。

初五敬财神,城镇商贾之家多以重礼祭祀。

靖江的元宵节,农家用米屑做成鸡、鱼、猪、鸭、棉花包、果品等模型,涂以彩色蒸熟,早晨供于佛前,焚香点烛,以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靖城、季市等较大集镇还举行花灯活动。

农村龙灯、花船亦云集于市。

此日,各庙宇为自然香期,信者去寺庙烧香。

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涌向街市看灯看戏。

故农村称生下的女孩为“正月半上街的”。

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间在佛像前点烛掌灯,欢聚于灯前,有的约邻居聚于一堂,在佛前请“九姑娘”,卜问少女的愚、智;或请“田禾姑娘”、“灰堆姑娘”、“屎缸姑娘”等等,预卜当年年岁丰歉、人畜吉凶。

如有患眼疾者,还许愿于来年灯期悬挂“天灯”。

腊月二十三为什么叫“送灶”

民间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

所以人民都会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拜灶神求他"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

因此这天被称为“送灶”,即送灶神离开。

扩展资料: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传统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记述春秋时孔子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

中雷即土神。

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

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

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