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七夕风俗,日本韩国过七夕节的习俗简介。过去和现代有什么变化?
发布 2024-03-02 05时 参考 其他日本的七夕风俗目录
七夕节在日本的习俗
日本韩国过七夕节的习俗简介。过去和现代有什么变化?
日本七夕节的愿望
七夕是日本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星祭”。在日本,七夕节通常在每年的7月7日庆祝,这一天被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浪漫爱情的象征。
。
。
1.吊挂七夕笺。
。
在七夕节这一天,日本人会吊挂七夕笺,这是一种装饰的方式,用竹子和彩色纸条制成。人们会在笺上写下自己的愿望和祈祷,然后吊挂在家里或街道上。
。
2.制作七夕装饰品。
。
除了七夕笺,日本人还会制作各种七夕装饰品,如“短冈”。这是一种用竹子和彩色纸条制作的细节精美的装饰品,通常被用来装饰房间或街道。
。
3.吃七夕节食品。
。
在七夕节这一天,日本人还会吃一些传统的食品,如七夕蒟蒻、花短冈和七夕卷等。这些食品通常是用红豆、玉米粉、豆腐和其他食材制成的。
。
4.观看烟花表演。
。
在日本,七夕节也是观看烟花表演的时期。人们会一起到户外观看烟花表演,享受美丽的烟花和浪漫的氛围。
。
总的来说,日本的七夕节是一个充满浪漫和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庆祝爱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七夕节在日本的习俗
七夕七夕在日语里面读作:(たなばた、或者:しちせき)。
原本是阴历7月7日的七夕,为了方便记忆,日本从明治改历开始,就改为阳历7月7日。
在日本的古代,七夕还被写成『棚機』,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将七夕读作:たなばた。
虽说,日本的七夕已经和国内的七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本关于七夕的故事,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
但是,人名和国内的称呼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家喻户晓的《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在日本变成了《牵牛和织女》的故事。
七夕祭与日本各地习惯在日本有三大七夕祭祀
仙台七夕祭 平塚七夕祭(湘南平塚七夕祭) 清水七夕祭 在日本每个地方,都演绎出自己独特的七夕,都有自己的特色庆祝方式。
七夕人偶
在长野县松本市,用人偶来装饰房屋,来庆祝七夕。
在新泻、山梨等地区,也有相同的习惯。
在这些地区,一到七夕,各家各户就会做一些人偶挂在自己的门前,寓意希望『能缝制出越来越漂亮的和服』、『能够将孩子顺利的抚养成人』,有的地方还有代表『将和服借给牛郎和织女』的意义。
七夕纸衣(纸衣:かみごろも)
和七夕人偶类似,在仙台、京都,很多地方,还能看到这样的习惯。
一般在那里,七夕纸衣被当作驱除不详的方法。
继承古代人,为了能够避免在7月,这个马上就要迎来丰收的季节,碰到一些大自然所带来的灾难,人们一直延续着用纸衣来乞求风调雨顺。
(在日本平安时代,七夕还被称为 乞巧奠)。
在日本七夕的一般习俗不同于上述所介绍的各个地区特别的风俗习惯,日本在七夕还有共同的习俗—把写着愿望的纸条,挂在竹子上面。
用写满愿望的短签,来装饰竹子树的习惯,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
并且,只有日本才有这样的七夕习俗。
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
嘎嘎看到最多的,还是小朋友们的许愿,内容大多是学业有成,身体健康,大学考试合格等。
(好像在印象里,北京西单也有过类似的东西,但好像是在圣诞节。
)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日本韩国过七夕节的习俗简介。过去和现代有什么变化?
展开全部
偶学日语的,可以介绍一下日本的七夕。
在日本,七夕节始于圣武天皇天平六年。
在古代这一天人们把写着诗歌、心愿的色纸系在竹竿上。
以前是过旧历7月的七夕,可是那时候是秋天了,夜晚的银河很漂亮。
可是人们却把它改在了公历七月,经常看不到银河。
现在的七夕,已经转变为观光和商业服务了,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日本七夕节的愿望
日本七夕节源于中国,经过多年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日本夏季传统的节日之一。
七夕在日本原是朝廷贵族的祭祀活动,又称乞巧奠。
从江户时代起,才成为一种民间庆祝活动。
本来跟中国一样,是旧历的7月7日,后来在明治6年(1873年)改历以后,只有很少地区沿用旧历,大部分地区把七夕节变为新历的7月7日;另外东日本和北海道,仙台等地是推迟一月,把8月7日(一说8月6日到8日三天)作为七夕节,这样跟旧历七夕大致相同。
今天世界各国都使用公历,每年的节日日期计算不便。
日本对此采取了非常现实的“一刀切”处理,干脆改成了公历七月七日(有些地方设为八月七日)。
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七夕本身并无科学道理,无论哪一天,牛郎星、织女星的亮度以及距离地球的远近都是基本无变化的,所以在日本的七夕观星和在中国的七夕观星并没有优劣之分。
日本对七夕日期的修改并无任何影响。
然而,日本的七夕的确热闹,这里的七夕,并不是给情人们的,而是孩子的节日。
这个时候,大商店往往摆开两棵象征性的柳树,并给孩子们免费提供彩色的纸条。
孩子们将自己的愿望在纸条上写好,再折成鸟雀的形状穿在柳枝上。
穿的纸条多了,一串串远远望去,就真有点儿喜鹊搭桥的味道。
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原因在于最初孩子们是利用这个节日向织女祈求一双巧手。
传说中的织女心灵手巧,七夕的时候她夫妻相会,心情自然很好,这时候向她祈求,自然被允准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古代也有同样的习俗,因此七夕又称为七巧节或者乞巧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织女责任越来越大,已经不但要赐给孩子们巧手,而且要负责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
根据调查,小孩子写在纸条上的愿望五花八门。
比如有个电视记者采访的时候,就看到有个孩子的请求是“希望天王寺动物园的大象到我家来”。
感动于孩子有一颗保护动物的美好心灵,记者采访了这个小家伙。
结果问道为什么有这个请求,孩子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大象的屁股很大,如果坐在我的门口,爸爸就不能进我的房间来检查学习进度了。
”吃惊的记者接着问:“那要是你爸爸赖着不走等大象不小心的时候偷偷进来呢?”“那我就加上一句,让大象看到我爸爸就放一个大屁……”
日本的七夕还有一个习惯,就是人们会到商店购买粘米做的小点心来吃。
吃这个小点心是有讲究的,一来是喜鹊搭的桥怕不结实,为了保障牛郎织女的交通安全,要弄些粘的东西来把桥沾得结实点儿;二来牛郎织女好久不见,难免有些情不自禁的情节,喜鹊们看在眼里,不免乱说,为了避免影响安定团结,也要弄些粘的东西把厮鸟们的嘴巴粘起来。
由此可见,日本的七夕和中国一样,都是来自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日本古书《古今要览稿》,《古事类苑》等中,对这一点都有记述,按照这些资料记载,七夕在日本盛于奈良时代,最初是宫廷节日,叫做“七日盆”,用于祈求婚姻美满,仪式相当复杂,充分显示了日本人惯于制造麻烦的特点,要求一天吃七顿饭,洗七次澡……
好在,传到民间以后,七夕变成了孩子们的节日,也就没有了这样多的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