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灯会风俗形成时间,元宵赏灯始于什么时代西汉还是东汉
来源 开源网站 发布: 2024-03-02四川灯会风俗形成时间目录
自贡灯会是怎么来的
元宵赏灯始于什么时代西汉还是东汉
成都风俗是什么?
四川灯会风俗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四川地区的民间便有在元宵节放烟火、挂灯笼的传统。宋代时期,四川的灯会活动已经开始呈现出规模化、组织化的趋势。明清时期,四川的灯会更加盛大,不仅有各种形状的灯笼、彩灯,还有各种民间表演、游戏等活动。近年来,四川的灯会活动更是不断创新,加入了科技元素,如激光灯光秀、投影等,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自贡灯会是怎么来的
自贡灯会是一种具有历史传统的汉族民俗文化。
自贡位于四川省。
南国灯城的内蕴所在,它成型于清明时期,逐渐衍展为具有相对固定内涵、并在特定时段进行的并有一定传承线路的大型汉族民俗文化活动。
自贡地区早在唐宋年间就有了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
清中叶即有“狮灯场市” 、 “灯杆节”等灯会活动,“正月八日之后,各祠庙皆燃火树。
自贡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并在民族文化的孕育和滋养下逐步精湛起来。
1964年,自贡市人民政府组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届灯会。
从此,灯会规模便由小变大,工艺由粗至精,灯具由个体发展为群体,由不动发展为联动,布展由平面发展为立体。
至1992年,已在自贡举办了10届灯会,形成自贡灯会的独特风格。
自1964年始举办首届灯会至1991年第三届国际恐龙灯会经贸交易会,自贡人将这10年灯会简称为“自贡灯会”。
元宵赏灯始于什么时代西汉还是东汉
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
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人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创“五斗米道”而举行的“燃灯祭斗”仪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灯会。
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
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
成都风俗是什么?
1、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
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杂技、杂耍表演;有各种地方风味小吃;还有铸糖人的担子,卖风车的草把子,每届灯会游人都在百万人次以上。
2、成都花会
每年一月。
成都花会始于唐、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花会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门外的青羊宫,传说道教始祖的生日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来,民间在此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
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气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开的季节,故又传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这里举办花会。
届时,成都附近的国营、集体花圃及广大花农,都将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贵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运到青羊宫,搭棚撑帐,摆摊设点,进行展销。
3、新津龙舟会
端午节。
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
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
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
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
因此成都的南河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将龙舟盛会越办越红火。
龙舟会除龙舟竟渡等传统节目,还增加了龙舟造型表演,彩船夜游。
4、天彭牡丹会
清明前后。
位于成都北部的,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
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
诗人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唐宋以来,当地人都有在牡丹花盛开时节聚会赏花的习俗,并把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定为勘花节。
为发扬这一民俗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盛会。
牡丹会期间,除展销名贵牡丹花卉,游丹景山,还举办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土特产品展销等。
5、望丛祠赛歌会
五月十五前后。
曾是都城,传说望帝传位后,归隐深山,化作,每年二月杜鹃花开时飞回成都平原上空日夜啼叫,催促农夫赶快春耕,直叫到口吐鲜血,染红了山上的杜鹃花,蜀人以为是望帝的魂回来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杜鹃啼血”的故事。
郫县城因而被称为“鹃城”。
后人为纪念望帝,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前后办起了鹃城赛歌会,赛歌会场地就选在望丛祠,参加赛歌会的歌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唱山歌为主,唱山歌在四川又叫“吼山歌”,大多是自编自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