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藏族的风俗习惯具体,藏族风俗习惯详细有哪些?

藏族的风俗习惯详细,藏族风俗习惯具体有哪些?

日期: 2024-03-01 13:13:30 来源 会员推荐

藏族的风俗习惯详细目录

藏族有哪些传统习俗

藏族风俗习惯具体有哪些?

藏族地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1. 藏族婚俗:藏族婚姻多由父母之间商定,女方必须是处女,男方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婚礼分为迎亲、过门、拜堂、送亲等环节。在婚礼上,新娘与新郎都要穿上传统的藏族服饰,进行狂欢舞蹈。

2. 藏族葬礼:藏族葬礼多数是天葬,即将死者的尸体放置在天葬台上,由专门的天葬师进行处理。天葬后,亲友会举行祭祀仪式,祭祀死者的灵魂。

3. 藏族服饰:藏族服饰以藏袍为主,男女都穿,男式藏袍通常是翻领式长袍,女式藏袍则通常是打褶的长裙。藏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以红、蓝、绿、黄为主色调,同时还有一些手工绣花、镶珠等装饰。

4. 藏族节日:藏族有很多传统节日,如藏历新年、半年祭、斋月、哲蚌寺祭等。其中,藏历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在1月或2月份举行,为期15天,期间会进行各种文艺、民俗表演和庆祝活动。

5. 藏族饮食:藏族饮食以牛肉、羊肉、奶制品为主,同时还有一些特色小吃,如糌粑、酥油茶、酸奶等。藏族人认为食物是神圣的,因此食物不能随意浪费或乱扔。

6. 藏族民居:藏族的民居主要是石头、土坯和木材建筑,多为平房或楼房。房子外面会挂上各种彩旗、经幡和祈福物品,以求神灵保佑。

7. 藏族民间艺术:藏族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绘画、雕刻、舞蹈、音乐等方面。其中,藏族唐卡画和木雕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藏族有哪些传统习俗

1、五种葬法:塔葬、火葬、水葬、土葬、天堂。

其中塔葬最为隆重。

2、哈达: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3、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

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即可食用。

4、民族礼仪: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

藏族风俗习惯具体有哪些?

一藏族招待客人的习俗  藏族人民好客,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另一手的中指伸进杯子,轻蘸一下,以拇指和中指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

这种传统习惯是提醒人们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故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

在迎接客人时主人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

  在喝酒时,其约定风俗是:先喝一口,主人马上倒酒斟满杯子,再喝第二口,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然后再斟满。

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了。

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

说明主人的酒酿得好。

藏民族敬酒时,对男客一般用大杯或大碗,敬女客则用小杯或小碗。

  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

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

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以示吉祥。

  二.藏族饮食礼仪与禁忌  藏族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民族。

民风纯朴,礼让谦恭、尊老爱幼、诚信无欺是自古传下来的纯良礼俗。

藏族饮茶和饮酒礼俗很多。

平时在家喝茶各自用自己的茶碗,不能随便用他人的碗。

喝茶时,碗中的茶不能随便喝干,而是喝一半或一大半,斟满后再喝,最后结束喝茶时也不能全部喝干,而要留下少许,表示茶永远喝不完,财富充足,寓意颇深。

若客人到来,女主人会取出珍藏的擦拭得光亮照人的瓷碗摆放于客人面前,端起茶壶轻轻摇晃数次(壶底须低于桌面),斟满酥油茶后双手端碗躬身献给客人。

客人接茶后不能急匆匆张口就饮,而是缓缓吹开浮油,饮啜数次后碗内留下约一半,将茶碗放于桌上,女主人会续满,客人不能立刻端起就饮,而是在主人一次次敦请下边同主人拉话边慢慢啜饮。

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

客人至,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1碗就不吉利,藏谚道:“一碗成仇!”喝茶时不能必出“唏、唏”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

藏族地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藏族有什么风俗 藏族地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藏族有什么风俗

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其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特点是长袖、宽腰、长裙、长靴,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

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如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

藏族在食肉方面,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藏族地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一、服饰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

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

1、藏袍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2、藏东康巴服饰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方便实用富有装饰效果。

3、藏北羊皮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大多是光皮的,有的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

夏季牧民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

藏北牧女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物,遇节日喜庆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

4、拉萨地区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

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

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

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

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

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黄色及红色僧服。

二、饮食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

1、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称作糌粑,脱麸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粗质之分。

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

2、酥油藏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从新鲜牛奶中提炼而成,为高蛋白、高热能食品,有增加热量、抗缺氧之功效。

3、酥油茶酥油茶原料酥油、茶和食盐,三样缺一不可。

4、其他藏族的饮品还有清茶、甜茶、鲜奶和青稞酒(用青稞发酵后酿成低度酒,味甘甜爽口)。

三、民居

1、碉房较有特点民居建筑形式。

一般两层:上层起居场所,底层牲畜和储藏房。

普遍采用小窗窄门以利于挡风御寒。

房屋柱头、房梁上绘有色彩斑斓的装饰画。

屋面基本为平顶,并用阿嘎土(一种自然形成的半石灰化了的石灰混合粘土,加水后经过长时间的捶打,然后涂抹酥油或榆树汁,干燥后坚硬如石,平滑同玻璃)铺面。

较重视大门装饰,一般门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门梁上绘以各种民间图案;农村普遍将太阳、月亮绘在门梁中间,大门两侧还有一些对称的动物辟邪画。

房顶上一般都插蓝、白、红、黄、绿五色经幡,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绿色代表水,每年藏历新年更换一次,以此祈求来年祥和。

2、牦牛帐篷典型的牧区住房,牛毛纺线织成的粗氆氇搭建,当中支撑木杆,周围用草饼或粪饼垒成墙垣。

虽简单但质地粗厚,不怕风雨大雪,便于随时搬迁。

四、交通以骡马、牦牛、骆驼为代步工具,或者步行。

1、马青藏高原生活不可缺少的忠实伴侣,藏族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对马鞍也颇为讲究。

2、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虽然行动迟缓,但是特别有耐力,在高寒山区是最为理想的运输工具。

3、毛驴饲料容易解决,是农区家家都养殖的运输畜力。

4、牛皮船最普遍的水上交通工具。

用坚韧木料做支骨,外蒙数张缝制的牛皮,牛皮经过水的浸泡变软,不怕礁石撞击,河道深浅都能划行。

渡过江河之后,可将牛皮船晒干,背于双肩,随时移动。

五、器具

1、金属吐蕃时期已出现金银玉器行业。

酒壶、酒杯、勺、筷、盘等日用生活器具中,许多是用纯金、纯银制作,有的以金、银、玉石镶嵌或包裹而成。

火炉、壶、盆之类器具主要是铜制。

规格不拘一式,做工细腻精致,表面多有富于立体感的吉祥纹饰。

2、木质在西藏较为多见,木碗方便耐用,光滑美观,盛食物不改味、不烫嘴,便于携带。

种类繁多,有揉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用的小碗,还有储物品的盖碗。

一般用桦木、成巴树、杂木的节雕琢而成,不易破裂,纹理清晰,较为美观,且有防毒的作用。

3、皮具牧区使用较频繁,用皮缝制茶盐袋及糌粑袋,尤其是皮碗套,美观且耐用。

4、陶器距今4600多年前的昌都卡若遗址就有陶器出土,其器形种类繁多,直到现在依然为藏族人民所喜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