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关于大暑节气的风俗,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么活动?

关于大暑节气的风俗,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么活动?

发布2024-02-26 11:46:21 来源 共享网站

关于大暑节气的风俗目录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么活动?

大暑有什么特别风俗

大暑节气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暑节气有许多与饮食、健康、农业等方面的风俗习惯。

1. 饮食习惯:大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身体容易失水,因此民间有“大暑不吃生冷”的说法,饮食要注意清淡,以免刺激胃肠,导致胃肠疾病。同时,人们也要多喝水、吃水果、蔬菜等清凉的食品,以保持身体健康。

2. 健康习惯:大暑时节,气温高,人们容易感到疲劳,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此外,还要注意防晒、防暑,穿透气、轻便、吸汗的衣服,避免中暑等情况的发生。

3. 农业习惯:大暑是夏季的高温时期,也是农作物生长繁茂的时期,因此民间有“大暑杀虫”的习惯。农民会在大暑时节进行农田清理、除草、施肥等工作,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丰收。

总之,大暑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在此时要注意健康、饮食、防暑等方面的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农业生产的工作,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那在大暑节气里,人们都有哪些习俗呢?下面是职场文秘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

  1.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2.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3.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4.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

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南方大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南方大暑习俗: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将其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2、南方大暑习俗:煎青草豆腐

  温州大暑习俗要煎青草豆腐。

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毒,生津止渴。

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3、南方大暑习俗:喝老冬瓜鲜荷叶汤

  在广东尤其在珠三角一带每逢大暑当日或暑热天气,几乎家家户户都煲消暑汤。

老冬瓜鲜荷叶解暑汤是广东民间传统的消暑饮食汤品。

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鲜荷叶和赤小豆组成。

  4、南方大暑习俗:吃凉拌素菜

  南方人在大暑节气前后还喜欢吃各种凉拌素菜,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

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5、南方大暑习俗: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

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据说可以“大补元气”。

在大暑到来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互赠。

  6、南方大暑习俗:喝姜茶

  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

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7、南方大暑习俗:饮伏茶

  暑热入伏后,人们遣暑的习惯之一还有饮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们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习俗,许多人家还会将后院晒干的乌梅制作乌梅茶饮用。

  8、南方大暑习俗:喝老鸭汤

  南北各地流传甚广的食方是——大暑老鸭赛补药,以老鸭慢炖后加入莲藕、冬瓜、芡实、薏苡仁来煲汤,消暑滋补。

老鸭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

  9、南方大暑习俗:吃鸡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鸡的习惯。

民间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

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补益作用。

做鸡时加入适量生姜,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到去湿强身的作用。

  大暑节气需注意事项

  1、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多喝水注意防暑降温;

  2、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白天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

  3、要充分饮用凉开水、饮料,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4、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

  5、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增加抵抗力,减少中暑诱发的因素;

  6、可随身备有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

  7、注意多食含钾食物;

  8、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么活动?

【民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带的民俗。

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为甚,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显,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大暑船长约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载有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用品。

大暑船造成后,须在大暑节前数日,延请和尚做法事。

船须由一两名船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船老大改乘所带之小舢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飘向茫茫大海。

船只必须飘得无影无踪,才是大吉大利。

近年来,椒江葭芷恢复了送大暑船的民俗,有关方面却将本意是送瘟疫的仪式办成了祈福的欢乐盛会。

民俗,原也是如此进化的啊。

【养生】

调节身心,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

据统计,盛夏的车祸、犯罪率明显升高,这都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症状。

防治“情绪中暑”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调整情绪。

其二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

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其三要注意饮食调理,应清淡多样化,多吃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的食品,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

大暑养生饮食以清淡为主,虽然民间有大暑进补的习俗,但此时却不宜大补,宜以药粥进补,药粥可用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适时的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在大暑当日,广东人喜欢煲荷叶冬瓜汤进饮以防暑养生,还可加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茯苓同煲,咸甜皆可。

大暑有什么特别风俗

1、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2、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

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

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3、台湾大暑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4、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

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以上内容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