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龙舟节是哪个民族的风俗,赛龙舟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龙舟节是哪个民族的风俗,赛龙舟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日期:2024-02-21 08:55:31 参考 网络转载

龙舟节是哪个民族的风俗目录

龙船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赛龙舟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贵州苗家民俗龙船节是什么?

龙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属于汉族文化。它源于中国古代祭龙神的传统,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竞渡运动,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龙船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苗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

居住黔东南的台江、凯里、剑河、施秉、镇远等县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

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

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将母船于船系为一体并安上龙头。

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沟边,置方桌一张,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树枝,绑雨伞一把,绑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

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以扫邪敬神。

过去过龙船节的头一天,要请巫师念经,现在这里巫术礼仪大多从简。

但巫术规矩不停,如龙船在划渡中不得半途停顿或休息,须一鼓作气划至终点。

待龙船调头后,掌舵者分给水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驱邪,合一齐投入江中。

赛龙舟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节日?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参赛龙舟奋力争先全力角逐的场面

龙舟是壮、苗、傣、白、布依、土家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在节日期间的一项风俗活动。

无论哪个民族,龙舟竞渡时的舟都被装扮成龙型,并以锣鼓助阵。

今天晚间时候的宁夏经视报道对龙舟这一民族运动会上参赛人数最多的比赛项目做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

龙舟竞渡的起源众说纷纭。

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谏不成反遭放逐。

悲愤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就在江中一条蛟龙想要吃掉屈原的尸首时,沿江百姓纷纷驾起小舟,擂起牛皮鼓,在江上追逐驱赶,终于吓走蛟龙。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举行赛龙舟。

这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传说,给龙舟竞渡带来几分神秘和悲壮。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化,时至今日,赛龙舟这项活动已经被我国各民族更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族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

赛龙舟比赛也称跑船,分男子组和女子组。

每支参赛队共23人。

1名鼓手击鼓于船头,掌握全队队员的划桨节奏;1名旗手背对船头,执旗而立,负责指挥;20名划船船员分两侧坐于船中,持桨划水,是龙舟的动力源;1名舵手在船尾掌舵,看旗手旗语,控制龙舟前进的方向。

这23名运动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但又需密切配合,龙舟前进的速度才会提高。

因此,赛龙舟又被称为“众人划桨、一人行舟”的协作运动。

选拔一名龙舟运动员也要从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着手,因为龙舟项目毕竟是23个人的团体项目,主要讲一个团结合作,不讲配合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绩的。

怎样把23个人凝聚成一个人,看似一个人在做这项运动,这是很难的一件事。

龙舟比赛的赛场长短视情况而定。

一般是500米以下称速度赛,500米以上称耐力赛。

在正式比赛时,百舸争流、群舟竞发,锣鼓喧天,场面蔚为壮观。

是极具观赏性的一项体育赛事。

赛龙舟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之后,这项运动进一步得到普及和提高。

百浆击水、舟行如飞,两岸观众欢心笑语、加油助威,充满欢乐祥和节日气氛的场面将会是本届民族运动会激动人心的一幕。

本届运动会龙舟竞赛使用标准龙舟:龙舟长18.40米(含龙头龙尾),舟宽1.10米。

比赛项目为男子组、女子组和混合组直道竞速500米、800米。

混合项目23人中,最少应有8名女划手。

参加龙舟比赛的运动员应有和衣游泳100米以上的能力。

宁夏龙舟队曾在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目前,宁夏龙舟代表队正在沙湖景区内紧张练兵。

随着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日期的日益临近,队员们摩拳擦掌,信心百倍,争取取得最佳成绩,为宁夏人民争光。

贵州苗家民俗龙船节是什么?

每年的农历五月,汉族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居住在贵州凯里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的风俗,苗家的龙船节一般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

  关于苗家龙船节的由来,在黔东南流传着两个民间传说。

  有一传说,说代天降雨的龙王有一次行错了雨步,下雨时间违反天意。

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龙王劈成数段抛入江中。

从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龙船沿清水江划渡,象征被雷公劈死的龙王复活了,又按常规降雨人间。

这是一种赛龙舟求雨的古老风俗。

  另有一传说,说有父子2人在江中打鱼,儿子被龙王抓去当了枕头,父亲一怒之下放火烧龙宫,将龙砍成几段,浮尸江中。

大家检龙肉分吃。

但吃了肉后九天九夜天全黑,不分白昼黑夜。

有一天,一位妇女带小孩到江边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并不停地念着模仿击鼓的“咚咚”声,不久天就亮了。

以后,这条江附近的苗民都过龙船节,敲着鼓点子赛龙船。

  苗族的龙船用杉木制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后共六舱,中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的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为水手划桨之地。

苗族划龙船是站立着划桨的,不同于汉族的坐着划桨。

  龙头雕刻精美,宛似牛角的龙角上,通常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吉祥语。

平时,龙船放在专放船体用的“龙船硼”内。

有的“龙船棚”还写满楹联,如:“龙船千古事,忠孝一生兴,典祀千年重,锦延百事传,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兴’等等。

横批则多为“民众团聚”、“万宝来朝”。

待龙船节前,村民举行过隆重的祭祀龙船的仪式后,方抬下龙船,放入清水江练习和比赛。

  参加龙舟竞渡的苗民,每船水手多达三四十名,由头面人物当“龙船头”,这里指船上的鼓手,全船水手听从鼓手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竞渡。

又由一小男孩扮女装头戴苗家女银饰敲锣。

由最懂水性的掌舵当艄公,由气力好的壮汉站在船头撑篙。

还有专人负责在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在船上放土炮。

更有能书会算的“文化人”在船上专记下三亲六戚所送礼品。

在节日期间,水手每天三餐享用的酒肉,皆由村民及沿江各村寨的亲友所赠。

龙船节结束后,还需享受一鹅或一鸭。

水手的挑选很严格,若家中有妇女生小孩的均不得当水手。

  各村寨在龙船节结束时,必须挑全村最肥大的猪,宰后请全寨聚餐一次,以酬谢全村对龙船节的支持。

  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为苗家龙船节的正日,而早在五月十八九日,就得将龙船洗刷一新。

至二十二、二十三两天,将母船于船系为一体并安上龙头。

二十四日隆重举行开划仪式,在河边或缓口有龙神之位的井边、沟边,置方桌一张,桌脚要绑上去掉树叶和树皮的树枝,绑雨伞一把,绑红布、纸钱和一把青草。

桌上供米一升,去毛白公鸡一只,以扫邪敬神。

过去过龙船节的头一天,要请巫师念经,现在这里巫术礼仪大多从简。

但巫术规矩不停,如龙船在划渡中不得半途停顿或休息,须一鼓作气划至终点。

待龙船调头后,掌舵者分给水手每人一束青草用以驱邪,合一齐投入江中。

  龙船节期间,清水江两岸人山人海,除竞船外,还有踩鼓、吹笙等民俗活动,这期间更是男女青年游方对唱、谈情说爱的佳节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