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全州过年风俗,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风俗

全州过年风俗,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风俗

2024-02-19 14:14:42 参考 未知

全州过年风俗目录

汉族的风俗习惯!1、200字就行了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风俗

西双版纳的风俗

汉族的风俗习惯!1、200字就行了

汉族的风俗习惯有:挂花灯、查日子、贺郎歌、坐红堂、讨钥匙、拜堂彩语等等

1、挂花灯,汉族岁时节日风俗,凡上一年家里生了男宝宝,等正月初十家里就到社庙挂上花灯,家里办酒席,外公外婆就给小孩子送来衣服、背带、玩具等等。

2、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跟现在的订亲宴差不多,男女青年好上之后,请先生算过八字,在婚期之前举行查日子,男方送来彩礼。

3、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

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

4、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

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

5、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

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便向送红包亲郎讨要钥匙。

6、拜彩堂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

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

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风俗

1.白衣

朝鲜族喜爱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2.儿童七色衣

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幸福。

3.还甲和进甲

朝鲜族有古老的“还甲”、“进甲”祝寿仪式。

“还甲”是庆60周岁,“进甲”是庆61周岁。

祝寿仪式隆重而独具风格。

4.摔跤

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

每到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

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

5.荡秋千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的运动项目。

一到端阳节或农闲时期,朝鲜族妇女们便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参加秋千比赛。

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荡起的高度,另一种是比踢铃的次数,即比耐力。

6.跳板

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比赛时,两个人分别站在一条五米长跳板的两端,一端的人先跳起后,凭借下降的力量猛踩跳板,将另一端的人反弹起来,被弹起的人下落时又将对方弹起。

强手弹起时能有两三米高,还能做多种精彩动作。

7.九.三节

1952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这一天,延边各族人民都有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已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

8.老人节

延边确定老人比全国早10年。

那是1984年,在朝鲜族人口占85%的延边龙井市东盛涌乡,老年人想给自己定个节日,经大家商讨,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便把这一天定为他们的节日。

1986年,延边州委向全州推广,遂成为全州老年人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儿女们前来祝寿,老人们欢歌起舞。

9.“六一”节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延边已演化成全民的节日。

在这里,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

“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

居住在延边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受其感染,纷纷参加进来。

西双版纳的风俗

  西双版纳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捧、版纳易武。

  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101°50′E,21°08N--?22°36′N.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

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

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

其中许 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

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经国务院1982年10月8日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

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50多万,汉族25万, 其他民族25万。

与老挝、缅甸、越南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旅游区特色:多绿、多雾、多傣家民风、温馨和谐、原生态,与东南亚诸国有着质的区别,特有韵味。

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天蔽日,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

离泰国、缅甸很近的西双版纳充满了佛风,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

  傣族泼水节

  

  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傣语称为“楞喝桑堪”或“桑堪比迈”。

由于欢度新年的时候,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外地人都把它称为泼水节。

傣历新年,既 不同于公历的六月。

傣语的“楞喝桑堪”,其意就是六月新年。

傣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年是阳历年,月是阳历月。

据纳西净地的小妖推断,傣族过年的时间虽在六月,但节期并不固定在六 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间变动,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确定过年的确切日子。

  欢庆节日

   节庆日期:傣族过年的时间虽在六月,但节期并不固定在六月×日,而是在六月中旬至七月初之间变动,年年都需推算,才能确定过年的确切日子。

  活动地点: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地,播放古城歌曲《纳西净地》。

  节庆特色:西双版纳傣族的新年,要举行热烈而隆重的泼水祝福活动,在每年的六月至七月间举行,泼水是傣族过年时必须举行的一项活动。

  庆祝方式:

   这天要“赶摆”(集会娱乐),人们穿戴一新,载歌载舞在赶摆上集中,放高升、放高升、划龙船、丢包,欢度佳节。

 

  从前的傣历年,多以村寨为单位举行,规模 不大。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以后,各级政府已把傣历年作为一个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风情、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商贾的有组织、有领导的活 动,不仅开展泼水、放高升、龙舟竞渡、放焰火、飞灯、堆沙等传统活动,还增加了文艺表演、商品展销、贸易洽谈等内容,各个公园也利用优势,开展剽牛、斗 鸡、大象表演和民俗表演、射弩等各种活动,使节日活动规模宏大,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国际友人、海外侨胞、省内外游人、商家纷至沓来,与西双版纳各族人民 一起欢度佳节,欣赏浓郁的民族风情活动,观赏当地迷人的风光,开展经济贸易活动。

傣历年已成为增强文化经济交流,增强友谊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节日。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