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彝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彝族除了火把节还有什么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彝族除了火把节还有什么节日

发布:2024-02-19 14时 参考 网络转载

彝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目录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除了火把节还有什么节日

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呢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当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等。

彝族人民能个善舞,民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彝族人都要用自己的歌声和舞蹈来助兴。

那么,彝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彝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二月八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是巍山彝族人民的年节,节日隆重而热烈。

各村寨都要举行活动,其中“栅大路”、“祭密枯”是共同的活动。

这天,各村寨都要砍些树枝把进入村寨的各条路口封栅起来,不准外人进入村寨。

祭密枯活动在本民族内举行,并且不准妇女参加。

活动过程中,都说彝族话,不讲汉语。

活动先是叫“地脉”接“密枯”,然后举行祭祀密枯活动,再由阿毕(彝族宗教人员)和童子以及青壮男人守密枯树三天三夜,而打歌是各村寨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

彝族人民为什么要在农历二月初八日这一天举行如此隆重、热烈的活动呢?传说过去巍山彝族村寨中有位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老人,名叫密枯,住在离寨子一里外的窝棚里。

有一年二月初八的中午,青壮劳力都下地干活去了,寨子里只剩下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密枯突然发现两只饿虎向寨子里扑来,老人、孩子危在旦夕。

在千钧一发之际,密枯老人不顾自身的危险,口中一边大喊“孩子们快跑!”一边用随身带着的砍刀将路边的树枝、刺芭砍倒堆在路上栅封大路,拖延老虎进寨,在精疲力竭时,毫不犹豫地迎着老虎站在大青树下,将饿虎引向自己。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老虎被射杀死了,村里的人得救了,但密枯老人却倒在血泊中。

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将密枯老人的尸骨葬在大青树下。

此后,彝族人把大青树叫做“密枯树”,“密枯树”成为密枯老人的化身。

彝族过“二月八”的习俗也就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2007年3月27日(农历二月初九),在巍山召开了“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文古籍第十二次协作会”,会议确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为中华彝胞共同祭祀南诏大土主的主祭日。

密士节密士是树神。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全村杀一头猪敬献树神。

祈求树神降福消灾,保佑全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您可能也喜欢: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关于苗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壮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个赞或者在线咨询(仅供娱乐):

彝族除了火把节还有什么节日

插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楚雄昙华山有下残暴荒淫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园”,欺骗彝族人民说里面有仙女在织布、绣花。

强迫各村各寨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园”去供土官淫乐,逼死了许多彝族姐妹。

有个咪依嗜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只身闯进“天仙园”,取下头上戴着的有剧毒的白色马樱花泡进酒里,与土官共饮,毒死了土官,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献身的姑娘,便把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定为插花节,这一大,人们把采摘来的杜鹃花插在门前、屋后,挂在牛羊角上,彝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恶、祈求吉祥幸福。

青年男女更是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将杜鹃花插在另一方的头上,即表示对对方的爱情矢志不渝。

赛装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彝族的赛装节又叫服装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说是纪念一位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

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的小鸟。

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们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三台区跳歌场,围成圆圈,在小伙子的月琴、唢呐伴奏下挽手起舞。

跳一会,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装,又来跳,以此比试姑娘的灵巧、富足和美丽。

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各种图案。

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

风雨雷电,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

虎节: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

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

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摩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

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

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长者作前导(也称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纹,披虎皮。

如一时难得众多虎皮,就用毡子代替。

跳虎节时,前村户户敬香供“虎神”,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以驱邪除祟,求虎神守卫。

夜晚,田间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绕寨而舞。

15只虎都出场后,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喻后又来着)全村为来日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狂欢一夜。

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有哪些呢

彝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火把节、花脸节、草马节。

火把节:彝族最富群众性和娱乐性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

在节日的第一天,大家会杀猪宰鸡、备办酒菜、敬神灵,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之后两天则会有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在夜晚会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地唱歌跳舞。

花脸节:节日期间,人们用墨汁、锅烟灰互相抹脸,被抹得越黑越多,就越吉利,象征着“黑心送旧,红颜迎新”。

节日当天,大家都会穿着漂亮的衣服,带上自己的柴刀、锄头等工具,一起参加集体的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草马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十日举行,人们会家家做草马,插上各色野花,打扮成五颜六色的骏马,然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村里的旷地上,参加赛马活动。

赛马结束后,人们会在篝火旁唱歌跳舞,欢度节日。

彝族文化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

本民族的祭司“毕摩”、巫师“苏尼”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在川、滇毗邻处的大、小凉山较为突出。

在滇、黔、桂彝区,除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原始宗教信仰外,部分地区还流行着道教、佛教。

近代以来,基督教与天主教也传入少数彝族地区。

彝族对自然的崇拜来源于万物有灵的观念。

由于过去彝族地区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大自然缺乏驾驭能力,因而对万事万物皆视为有灵之物,与人一样具有生命与意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