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节日风俗450字,彝族的节日风俗写作文
来源 开源网站 发布2024-02-18 06:21:29彝族的节日风俗450字目录
彝族的花脸节450字作文
彝族的节日风俗写作文
彝族火把节作文 450字
彝族的花脸节450字作文
“花脸节”是云南省丘北县彝族独 有的传统节日。
彝族是丘北的土著民 族之一,他们自称“罗倮”,在彝语 中,“罗”的意思是龙,“倮”的意思是 虎,是彝族的图藤,龙和虎代表着力 量与神秘,彝族以此自称,显示出他 们对自己作为一个勇敢和强大的民族 而拥有的一分自信。
一年中,彝族的 节庆活动很多,较为热烈而隆重的就“花脸节”。
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 属蛇日或属猪日,就是“花脸节”的起 始时间,每到这个节日,彝族村寨的 男女青年都会互相追逐,手涂锅烟 灰,把对方脸抹黑,这个节日活动一 直要持续到二月底。
说起丘北彝族“花脸节”,那是一个 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 很久以前,彝族人民的祖先就从很远 的地方迁徙到丘北,在这片美丽的土 地上,有浩瀚的森林和秀美的山川, 真是人间仙境。
人们过着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恬静生活。
丘北彝族是火 的民族,他们崇拜大自然,认为大自 然都是有灵性的,一切自然物都为神 灵所主宰,而高山则是神灵的住所,通往天神的路径和撑天的柱子。
他 们认为诸神中,山神的力量最大,是 他们最大的保护神。
“花脸节”就是彝 族的祖先对山神的崇拜和男女青年对 美好生活的热爱而引发的故事。
这年,村里有对叫阿乃阿黑(彝 语:意为小姑娘、小伙子)的男女青年 要结婚,全村人都在为他们筹办婚 事。
那个叫阿乃的姑娘貌若天上的仙 女,美丽无比,是个人人见了人人爱 的好姑娘。
阿乃阿黑要结婚的消息传 遍了彝乡十里八寨,乡亲们都夸他们天生的一对,地长的一双,男才女 貌,是天底下最好的姻缘。
不知是谁 走漏了消息,这件事传到了白龙太子 那里,白龙太子是丘北彝族人民最痛 恨的妖魔,你要风,它不给风,要雨 它不给雨,它发起怒来,会下三天三 夜的雨,暴雨成灾,山洪暴发,冲毁 村庄和田地,它咳声嗽,就会电闪雷 鸣,白龙太子过路,庄稼颗粒无收。
为了探听虚实,白龙太子化装成一个 英俊萧洒的彝族年轻小伙子,混入人 群中,当看见阿乃时,白龙太子被阿 乃的美貌惊呆了,白龙太子发誓要娶 阿乃为妻,如果阿乃不同意,它就要 来抢亲,并定下了日期。
善良的乡亲 们又恨又怕,日期一天天临近,个个 束手无策。
阿乃阿黑更是茶饭不思, 阿乃不愿离开美丽的家乡和亲人,更 不愿意离开心爱的阿黑哥。
这时,有 个叫阿智的聪明小伙子想出了个办 法,等到白龙太子来抢亲时,全村男 女青年就用锅烟灰互相抹黑脸,让白 龙太子死了这条心。
白龙太子自以为,日期一到,白龙太子穿着华丽的 衣裳,骑着高头大马,带领大批妖魔 鬼怪,浩浩荡荡地进村。
彝族的节日风俗写作文
彝族除了同汉族一样称除夕为过年外,还有一个过年日,即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期间,由毕摩择出3天吉日过年,称为“十月年”,也称过小年.楚雄州各县市均会庆祝该节日.
过年时,人们欢聚在一起,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年节期3天中,第一天接祖,由毕摩做法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领头,虔诚地把祖先接回寨中来,将清洁后的祖宗灵位供奉起来,杀羊宰猪,以酒血祭祀祖先,用“祭祀调”歌颂祖先创业的艰辛和功绩,表达后辈的缅怀探情.
彝族火把节作文 450字
火把节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
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
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
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
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
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下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
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小火把逐人上传将大火把点燃。
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
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酒、茶款待簇拥人。
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是耍火把。
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
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
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一响,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白族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
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
火把节的尾声还要跳火把。
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成一堆堆的篝火。
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
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