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海南的过年风俗,谁能告诉我海南的新年习俗和象征意义啊?

海南的过年风俗,谁能告诉我海南的新年习俗和象征意义啊?

2024-02-16 14:20:51 来源 其他

海南的过年风俗目录

海南春节习俗

谁能告诉我海南的新年习俗和象征意义啊?

海南过春节的习俗

海南春节习俗

海南春节习俗有:送“灶公”、采屋送穷、发年市、祭拜祖先、大年初一不扫地等。

1、送“灶公”

传说中,“灶公”是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上天向玉帝汇报。

为此,家家户户都用竹把或竹枝将屋前屋后、屋内屋外、屋上屋下全面打扫干净,香炉也要打扫干净并换上新炉灰,夜间则备酒果设祭,为“灶公笑伏”送行。

2、采屋送穷

送完灶公后,至大年三十之前就要“采屋”,海南话为打扫房子。

用青竹枝叶捆成的扫帚,将逗升纯屋顶、屋檐、墙壁打扫干净,清洗蚊帐被褥,箩筐家具,再把破旧衣服放火烧掉“送穷”,迎新年。

3、发年市

大年三十之前,家家户户需要发市出街买年货,金银香烛、京果糖糕、碗筷陶盆、拜公祭品等,备足年货“做”新年。

当然,祭年桔子必不可少,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4、祭拜祖先

一般都有固定的吉时,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发糕、白斩鸡、番薯酒或者米酒,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

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山咐人们才开始享用。

5、大年初一不扫地

大年初一,特别是海南琼北一带地区,人们认为大年初一扫地,会把家里的财扫出去,全年就无财可发。

在农村,大年初一上香奉公,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炮纸遍地铺红,非常壮观。

如果认为屋太脏,要扫必须从门口往里扫,俗称“捞财”。

谁能告诉我海南的新年习俗和象征意义啊?

海南春节习俗(陵水县由于地方不大,习俗也没什么特殊之处)

海南春节的习俗大致与内地相似。

正月初一,汉代称为元旦,明清也称为元旦,俗称“新年”。

元旦是一年之首,作为岁首它在一年一度生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岁首民俗也极为丰富。

初一天明时,焚香,放爆竹,在祖宗堂里摆设年糕、汤圆,开门迎年。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后,男女都要穿上新衣,鞋子一定要干净,打扮光鲜,见面的人都道吉利的祝福语。

当日忌讳扫地、汲水,禁止动针剪,禁倾倒秽物,禁止买东西,饮屠苏酒,做生菜、春盘、节糕,全家团聚用餐,禁出远门,当日晚上起,就得在祖宗堂摆设水果,直到元宵晚上为止。

清晨迎新年后接着是拜年了。

放过开门炮接着就是拜年。

大清早,嫁出去的女儿就挑着大盘年糕回娘家拜年了,若女儿是当年嫁的就得多些年糕。

拜祖后,把所有的年糕分给邻居,然后由长辈率家人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带着礼物前往庆贺,还给小孩压岁钱。

春节期间,当地还举行活动,舞龙遍街都是,还有调声、拜神庙等习俗。

到拜神时,一般在庙堂祭拜。

庙堂是洋浦这个地方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迷信产物,以为天神、佛等会为他们带来好运,所以修建庙堂,奉供神仙,人们由此遗传了下来,正所谓前造后学嘛! 人们去庙堂的目的有:祭祀祖宗;求官;求生男;求福;求名;求利;喜兴;当兵;祛病等等。

去祭拜时一般带水果、炮竹、香、香纸。

正月十五元宵节,祭祀祖宗,春节就得告别了,春节落定。

新年习俗生动和谐,情趣高尚。

新年是休憩的日子,是民众身体与精神放松的机会,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着民众的生命律动与精神渴求新年充满欢快、充满期待。

海南过春节的习俗

海南过年的风俗大致与内地相似返枯。

有采屋送穷、祭祖、点煤油灯、年初一不扫地等习俗,会在年三十贴对联,初一天明时焚香放爆竹,在祖宗堂里摆设年糕、汤圆,开门迎年等。

祭祀祖先是海南除夕的第一件大事,也是当地过年的一大风俗,一般都有固定的吉时。

在海南,小年至大年三十之前需要采屋送穷,意思是用青竹枝叶捆成的扫帚打扫房子,还有把破旧衣服放火烧掉“送穷”,然后等待竖察迎新年。

海南有句歇后语是“三十晚上,刀砧不得闲”。

在以前人们无论多拮据,腊月三十这天借钱借米也要杀鸡杀鸭,祭祀祖先。

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在海南的除夕晚上,大多数人家漏纤洞都会在室内点煤油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至天亮才罢,俗称“发灯”,取“添丁发财”之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