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风俗,大暑适宜吃什么吃什么好
日期 2024-02-15 07:00 来源 会员推荐大暑节气风俗目录
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么活动?
大暑适宜吃什么吃什么好
大暑处暑什么意思
能告訴我大暑有什麼習俗嗎.?或有什么活动?
【民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葭芷一带的民俗。
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为甚,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更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意思很明显,即是送走瘟疫,祈求平安。
大暑船长约15米,宽约3米余,船内设有神龛、香案,载有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用品。
大暑船造成后,须在大暑节前数日,延请和尚做法事。
船须由一两名船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船老大改乘所带之小舢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飘向茫茫大海。
船只必须飘得无影无踪,才是大吉大利。
近年来,椒江葭芷恢复了送大暑船的民俗,有关方面却将本意是送瘟疫的仪式办成了祈福的欢乐盛会。
民俗,原也是如此进化的啊。
【养生】
调节身心,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异常行为。
据统计,盛夏的车祸、犯罪率明显升高,这都是“情绪中暑”所引起的。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神经细胞对夏日的气温、气压、湿度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的变化高度敏感,高温会影响人体的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的神经活动和内分泌的激素分泌,于是产生一系列类似“中暑”的症状。
防治“情绪中暑”要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调整情绪。
其二要调整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
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
其三要注意饮食调理,应清淡多样化,多吃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的食品,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
大暑养生饮食以清淡为主,虽然民间有大暑进补的习俗,但此时却不宜大补,宜以药粥进补,药粥可用绿豆粥、扁豆粥、莲子粥、薏米粥等;适时的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豆芽、冬菇、紫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南瓜等;在大暑当日,广东人喜欢煲荷叶冬瓜汤进饮以防暑养生,还可加赤小豆、薏米、扁豆、灯芯花、猪苓、泽泻、土茯苓同煲,咸甜皆可。
大暑适宜吃什么吃什么好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
如粤东南地区就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
而我国的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有败火的作用。
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
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
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大暑处暑什么意思
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
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在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
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炎热即将过去。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