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民族过春节的风俗,各国各民族过年的习俗
发布:2024-02-14 04时 参考 用户推荐其他民族过春节的风俗目录
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怎么过年
各国各民族过年的习俗
各种民族怎样过春节
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怎么过年
壮族的春节从三十号到初一、初二,共三天。
除夕,家家杀鸡杀鸭,是蒸制扣肉、粉瘦肉、叉烧等。
除夕的饭,为了象征丰盛,要蒸很多。
餐桌上有白鸡、有老人的家庭,还有炖猪蹄和炖鸡。
壮族春节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30号晚上不吃。
壮族粽子是高贵的食物,大的有一两年的重量,小的只有二三两。
此外还有“凤莫”。这意味着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
粽子的味道和香味是绝品。
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来吃粽子。
春节期间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球类等文化活动。
各国各民族过年的习俗
中国:人们贴春联放鞭炮看电视
一到新年,人们就贴新对联,换旧对联。
人们还可以买到很多各种鞭炮,在夜晚降临的时候,放鞭炮。
吃晚饭的时候,家家户户一起吃面条、汤圆、饺子和偷工减料。
吃完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
各种民族怎样过春节
他们是藏族。
除夕那天,人们身着艳丽的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面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盛大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欢唱,表示除旧迎新,驱邪纳福。
到了新年的早晨,妇女们就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
彝族。
彝族人根据彝历来选定节日。
有的人和当地的汉族一样过春节。
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立一棵青松,用松针铺地,免灾消灾。
另外,在当地的节日里,吃羊、猪、肉,人们互相拜访,互相换肉。
正月的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水回家。
比较一碗水和昨天的水的重量。例如,如果新年的水很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多。
壮族。
分布在中国南部的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
除夕夜,做节日日吃的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是“过晚年”的意思。
明年的农业是丰收的预兆。
包制一尺,也有五、六斤重粽子粑。
除夕一大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放鞭炮迎新年,妇女们都争相到河里、水井“打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