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水族过年时的风俗,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水族过年时的风俗,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2024-02-13 04:11 来源 用户推荐

水族过年时的风俗目录

水族的民风民俗

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水族的借端节是怎样过的

水族的民风民俗

水族:在水历每年4月(农历12月)第一个丑日过年,水语叫苏念喜。

这一天,男女老少都盛装打扮,唱着歌,给孩子们煮红鸡蛋,蒸红糯米饭吃,庆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水族以米为主食,爱糯食,此外,水族还栽培一些小麦、包谷、粟、红稗、地瓜和饭豆等粗粮作辅助粮食。

水族农民不善种菜,所以蔬菜的品种比较单调,青菜、广菜和大叶韭菜是最常见的蔬菜。

水族重视养殖业和渔业。因此,家畜和鱼贝类提供了水族生活所需的肉类。

水族酸汤极具特色,有辣酸(用辣椒做的)、毛辣酸(用西红柿做的)、鱼酸(用鱼虾做的)、臭酸(用猪、牛骨熬制的)等多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酸的。

辣酸是用新的鲜红辣椒加工而成的。

其做法是:将新鲜红辣椒洗净,加水用磨子捣成浆,放入大量甜酒(或米粥),密封在泡菜坛内,经过发酵,即成美味的酸汤。

吃的时候,把白菜、青菜、嫩竹笋、大叶韭、广菜等各种蔬菜煮一下,放入适当的酸,就可以煮了。

用辣椒面、盐和少许菜汤蘸水调,吃菜时蘸水吃,其味道鲜美,极其开胃。

虽然几乎没有炒菜,但是一年四季都吃“火锅”。大锅酸汤蘸水是每天不变的菜。

即使偶尔有豆腐、肉和鱼,也会把它们加到菜里,做成一锅蘸水吃。

aqua族喜欢喝酒,家家都烧米酒。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访时,可以用酒招待。

水族好客有着悠久的传统,轮流过端是热情好客文化的流露。

【服饰】

水族男子穿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人穿长衫,头缠里包头,脚缠绑腿。

女子身穿青黑色圆领立袖短衣和长裤,腰缠布,脚穿青绣布鞋。

男装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与周围的汉服没有太大差别,而女装至今仍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征。

水族妇女织造的“水家布”(九阡青布)纱质均匀,染出的青、蓝、绿均通透耐洗,早在百年前就闻名遐迩。

水族独创的豆浆画印刷工艺技术,相传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印刷品更是深受大众喜爱。

水族女服多为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

长衫及膝,几乎不绣边。

节日和盛装和平时完全不同。

从肩膀周围到袖口、裤子膝盖处都绣有花带,头巾上也有色彩鲜艳的花纹。

头上戴着银冠,脖子上戴着银项圈。

腕戴银镯,胸佩银雅襟,耳垂银耳钉,脚穿绣花鞋。

新娘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另外女性的刺绣挂件更具艺术性。

说是“腰带”,实际上是绣成华丽的“T”形的“竹帘”。上端两侧有带子,“帘”是包住幼儿的大小。

在白色的马尾辫上缠上白色的线,再加上彩色的线,绣上各自的图案,然后把图案粘在绳子上就制成了。

挂件既美观又实用,是母亲送给出嫁小姐最好的礼物。

水族妇女婚前喜用浅蓝、绿色或灰布作便服长衫,上衣多以绸缎作衣料。

和服和袖子都比以前收缩了,有苗条的曲线美。

她穿着胸前绣着花的长围裙,头上缠着青白色的长巾。

已婚妇女的袖子、轮肩、裤脚上都有蓝色的荷叶边装饰。

将长发盘在头顶,从右侧开始用梳子固定。

有的妇女在头巾外还横扎白巾,有的直接用花格方头巾包头,传统而不失时髦。

【婚礼礼仪】。

水族的婚俗保留着较浓的传统色彩,重归于好。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和赶集时的唱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决定了自由恋爱,不好好结婚也会受到歧视。

年轻男女相爱后,首先托人通知双方的父母。

如果家长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到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到女方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还要抬着大猪到女方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干杯歌,女主人每唱一曲,客人就要干杯,以醉来表达主人的厚意。

提亲和送嫁,男女双方家人都不参加,除少数地方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送到夫家外,多数是身着盛装的新娘故意剪下一把红伞走在前边,伴郎、伴郎和出嫁扛着长长的工具跟在后面。

一般是中午左右从娘家出来,傍晚六七点进老爷家,但不是吉时是不进去的。

新郎家的亲戚在新娘进家门前避免外出,等新娘进家门后才回家。

新婚之夜,伴娘和新娘住在一起,第二天新娘就回娘家了。

婚期结束后,新郎去叫新娘,夫妻生活开始。

有些新娘初次回家要长一两个月的时间,谓之“坐家”,实则是“不落夫家”婚俗的残存余韵。

在出嫁的过程中,最忌讳打雷,所以从秋天到冬天是婚期。

水族姑娘出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水。

水族的民风民俗是什么?

(1)饮酒风俗。

水族人们常以肝胆酒待客,表示肝胆相照,同甘共苦。

他们杀猪的时候,一般都留下了猪胆。

客人入座,酒过三巡后,主人取出猪胆,切开管口,把胆汁倒进酒壶里,给在座的人各倒一杯,客人先喝,然后轮到主人。

酒足饭饱的时候,叫“三杯酒”,宾主手牵手举杯,同时喝对方递过来的酒,表示心意。

(2)婚礼礼仪

水族的婚俗保留着较浓的传统色彩,重归于好。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节日和赶集时的唱歌活动交游相恋。

即使决定了自由恋爱,不好好结婚也会受到歧视。

年轻男女相爱后,首先托人通知双方的父母。

如果家长愿意,男方才请媒人到女方家送礼定亲,并择吉日,派人抬着猪仔到女方家“吃小酒”。

正式迎亲时,还要抬着大猪到女方家“吃大酒”。

酒宴上要唱干杯歌,女主人每唱一曲,客人就要干杯,以醉来表达主人的厚意。

水族的借端节是怎样过的

水族端节端节,水语叫“借端”。

“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是“吃”的意思。

因此,端节直译过来也可以是“吃年”,意思是“过年”。

另外水族这个节日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以九月为岁首,岁首过年,端节定在九月初九日,通称“水年”。

分散居住的彝族人,为了便于互相访问,有时也会根据地域决定日期来度过。

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庆祝新年、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祈求新年幸福的传统节日。

节日前夕,水族人捣新米,酿新酒,缝新衣,准备各色食品、水果,祭祖待客。

除夕夜,人们把铜鼓、皮鼓挂在院子里,尽情地敲打,迎接新年。

元旦凌晨,家家户户设斋席,供品有鱼(水族视鱼为斋菜)、新年糕、新米饭、新米酒、豆腐、笋、南瓜、花生、水果、糖、蔬菜等。

其中清蒸或清煮“鱼釜韭”和“炕鱼”是必不可少的供品。

水族民间有“无鱼不成人”的说法。

元旦早晨,各家杀鸡宰鸭,准备丰盛的酒菜迎接前来拜年的客人。

节间,各村还举行“赶端坡”娱乐交际活动。

在“端坡”可以欣赏到赛马、斗牛、斗鸟等各种歌舞。

广西的南丹、环江、河池、宜州、融水等地的水族“端节”民俗十分浓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