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内蒙古的春节活动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内蒙古的春节活动

时间: 2024-02-10 21:11:02 来源 会员推荐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目录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内蒙古的春节活动

内蒙古春节习俗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蒙古族春节习俗之一:祭祖仪式

除夕夜,举行祭祖仪式。

过去,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也要举行炼铁的活动。

蒙古族有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

那天晚上,灯火通明。

蒙古族春节习俗二:拜年

天一亮,家人和朋友就会互相拜年。

远道而来的人,不是骑马就是开车。

敲节、拜年一般在正月十五前结束。

蒙古族春节习俗三:“查干萨日”祝福

蒙古族称正月为“查干萨日”(汉语意为“白月”);草原春节活动主要以祭火、祝寿、拜年为主,并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到正月(查干萨日)达到高潮。

蒙古族春节习俗四:祭火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祭火的习俗来迎接春节,因为熊熊的火焰象征着一年中所有的幸运吉祥。

以前很盛行,当天和方法也因家而异。

蒙古族春节习俗五:一天吃饺子

头一天吃饺子,取“新旧交替,再年岁交子”之意,又因饺子形似元宝,煮出来象征“新年发财,元宝滚”。

内蒙古的春节活动

春节是蒙古族最重要的节日,每逢春节,草原上的人们都会隆重庆祝,过年的习俗也很独特。

除夕:吃“手把肉”变老。

除夕是一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蒙古族,要支起大锅,煮一只羊,准备除夕新年之夜。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团圆的表示。

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在桌子上,把羊头放在整羊上,羊头对着长辈、辈分最高的长者。

房主用小刀在羊头的额头上写了个“十”字,一家人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喝酒是蒙古族除夕的例行公事。

蒙古族的年夜饭,通常是多吃多喝。

民间更流行年夜饭酒肉留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无穷,不愁吃穿。

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亮灯到天亮。

这天晚上,一家人不分老幼,尽情玩耍,天也不亮。

初一:节日之后,拜年。

元旦拂晓时分,蒙古族家庭身着节日的盛装,手捧皮肤、美酒、奶类食品,在前一天用雪做的婶婶前举行祭天仪式。

户主在阿姨面前点燃的篝火上撒上供品,用火焰献上祭品。

在长辈的带领下,一家老小从左往右绕包走一圈,边走边磕头,把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在雪堆敖包上,祈求来年风调雪顺,人畜平安。

在草原上,春节的活动主要有祭火、祭天、祝寿、拜年等,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除夕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结束。

“元旦早晨祭天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传统活动。

现在受条件限制,城市里的蒙古人很少举行祭天仪式,但草原上的牧民仍保留着这一传统。

行完祭天礼,首先晚辈手捧肌肤向长辈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辈祝福晚辈。

一家人拜年结束后,牧民们就结伴到邻居家去。

“五畜”还过年呢

除夕夜,内蒙古太仆寺旗贡宝拉嘎草原的艾日布一家,清点牲畜,将喂饱草的牲畜赶进打扫过的圈舍后,围成一群点燃松柏,开始一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了。

蒙古族牧民把马、牛、山羊、绵羊、骆驼称为“五畜”,在除夕夜、初一早上按“五畜”过年是蒙古民族的习俗。

除夕夜必须一头也不缺地数家畜的头数,而且不能让别处的家畜留宿。

早晨“祭天”时,点燃“五畜”名字的五个“卓拉”(酥油燃烧的佛灯),然后打开羊圈,把羊群赶到草原。

这时,家人会在羊的周围点燃鞭炮,长辈把鲜奶油和酥油涂在领头人的头上,保佑人畜兴旺,生活美满。

元旦的早晨,不要对家畜大声吠叫,也不要殴打家畜。晚上,家畜回来的时候,主人会拿着鲜奶油,一边祝福语一边迎接。

内蒙古春节习俗

1、祭祖仪式:除夕夜,举行祭祖仪式。

蒙古族有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

那天晚上,灯火通明。

还请来蒙古的民间艺人演唱了《乌鲁古尔》(蒙古书)。

青年们聚在一起又唱又跳。

不参加歌舞的小姐们聚在一起进行“萨哈”。

我有守岁到半夜的习惯。

2、延用汉族习俗:近年来,蒙古族的春节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了一些汉族的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表示家人团聚。

在农历的正月里,一家人穿着祭服欢聚一堂,庆祝新年。

首先向长辈拜年,从长辈最小开始,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同辈祈福;然后放烟、敬酒、献肌肤。

长辈接受礼后,向弟弟、侄子、儿子、孙子们表示祝福。

庆祝结束后,给孩子们礼物和“压岁钱”。

3、祭火:蒙古族一直以祭火的习俗来迎接春节,因为熊熊的火焰象征着一年中所有的幸运。

现在,传统的祭火仪式已经很少举行了,但在草原旅游点和喜庆的日子,人们还是会点上一把篝火助兴。

祭火时:不要扔不干净的东西,不要向火上吐痰,不要用水,不要把脚放在火上,烧炉灰时不要和垃圾混在一起,用尖锐的器皿戳火不能呆着等等。

4、除夕:草原春节的高潮,附近的牧民们都要互相喝茶,然后人们扶老携幼聚到长辈家,除夕“乃日”(宴会)或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节目是。

然后牧人们去拜访邀请他们的人家,由于人数太多,有时会举行通宵的宴会。

除夕,牧民家家户户都摆上“花盘”把点心、牛奶、糖果等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大盘子里,摆放的形式大多呈圆柱,也有方形的,每段一种,很有规律。

这个习俗,不仅在牧民家里一直保留着,就连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家,也沿袭着这个传统。

5、拜年:拜年是最盛大的活动,元旦晨光微露时开始,牧民们先祭敖包,然后在家庭内部开始拜年。

先由晚辈向长辈拜年,拜年时,晚辈要端正衣帽,手捧肌肤进行。

每到一家,就按照同行的年龄顺序进入。

拜年的时候,牧民们一般会献上一两首颂辞或颂歌。

对于优秀的歌手,房主会献上有皮肤的乳盘。

草原春节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牧民们辛勤劳作一年后的欢歌笑语时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