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泉州丧事音乐阵风俗,埋葬出殡仪仗队

泉州丧事音乐阵风俗,埋葬出殡仪仗队

来源 知识库 2024-02-04

泉州丧事音乐阵风俗目录

急!急!急!.. 闽南丧葬习俗

埋葬出殡仪仗队

62937509189死人办丧事要请歌舞,舞狮,高跷,这是一种什么习俗?这些不是欢乐喜庆的日子才请的吗?

急!急!急!.. 闽南丧葬习俗

垂危时上了年纪的人,移到大厅的三角铺着4块木板的地毯上。俗称“正寝”,患者在断气后“寿终正寝”。

孝男上街买盆回来,“给你买,给你买……”继续烧钱。这时又在尸体旁点上煤油灯和白蜡烛,俗称“棺头火”;

露天将煮熟的鸭蛋放在白饭上,并放在棺头,称为“棺头饭”,即“送终饭”;

丧家要派人分头报告,俗称“报告死”,然后择日请开师列“开头书”,同时入棺前,孝男孝女穿上孝服,取新桶在附近的井到户打水,沐尸,俗称“小入殓师”。

这时来装扮死者和担任棺木的“雕刻虎”,扶着打扮好的死者坐在厅里的椅子上,前面摆放小几或长椅,上面摆放五色果点或十碗菜,俗称“辞生”。

诸礼俗毕,即备殓,俗称“大殓”。

大棺后要做两件事,一是择吉下葬,二是停棺于堂,出殡落土下葬后有“小祥”“大祥”和“做忌”。

三周年后再拾骸重葬,即请风水先生卜得丁、财、贵宝地,择日隆重葬,修建巨大的“龟坟”,此时方脱换上孝服吉服,除服后,这三年守孝我说露露。

由此可见,俗语“葬在福建泉州”并不奇怪。

如果详细一点,在百度里搜索----闽南丧葬习俗(全)。

埋葬出殡仪仗队

在闽南泉州,丧葬仪仗以开路神为首,接着横彩,红白各一面,出殡时,白色横彩在前;归虞时,在红色横彩前,上书“× ×出殡仪式”,用两根竹竿支撑。

接着是孝灯、吉灯各一盏,上面写着“四代大父”、“四代大母”,如果有曾孙的话就写“五代大父”或“五代大母”。

出殡的时候,孝灯在前面。

接着,依次是大鼓吹乐队、铭旗(女婿、女婿赠送,上书死者姓名、官名等)、鼓乐、象征鼓、魂舆(共两个,一个放死者遗像,一个放死者魂主)、亲友葬送葬队伍、灵柩、眷属,最后是鼓吹乐队。

棺上有棺盖,棺盖前有纸龙头,龙头上有两块白布,俗称“龙须”。

叫做“拔龙须”,“龙须”的前面是侄女婿和孙女婿,俗称“龙目”。

棺材后面也拉着两条长长的白布,家人和亲戚会把它拉住。俗称“慰留”,表示惋惜之意。

在晋江,一人鸣钲,一人中途推纸钱,又一人鸣钲,依次为铭旗、僧道引魂、神主亭、魂舆、灵柩、丧主、送葬宾客、亲人、亲属。

队伍中有抱臂、花环、乐队、踩高跷、舞狮、捶胸等,过去还有马戏、阁饰等。

在安溪,以火把为首,几个孝男举几把火,寓意为死者照亮通往九泉之路。

接下来依次是僧道引魂、灵柩、眷族及送葬宾友亲属。

当然,仪仗队中灵车、挽起袖子、乐队等是必不可少的。

漳州诏安则是提灯、举伞、撒纸钱,灵幡、彩旗、锣鼓、八音、挽联、铭旗、魂舆、灵柩、家属、送葬者等接踵而至。

62937509189死人办丧事要请歌舞,舞狮,高跷,这是一种什么习俗?这些不是欢乐喜庆的日子才请的吗?

这在全国来说,说法不一,有的人家办丧事按年龄区分,长寿老人办丧事喜庆,礼俗和仪式方面可能不忌讳喜庆,其次做功德因为,金银怕别人抢,所以才有很多人围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