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民族风俗的重阳节,我国重阳节有何传统风俗?

民族风俗的重阳节,我国重阳节有何传统风俗?

时间: 2024-02-04 11:01:02 参考 未知

民族风俗的重阳节目录

各地的重阳节有什么不同的风俗?

我国重阳节有何传统风俗?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和什么?

各地的重阳节有什么不同的风俗?

9月9日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或“老人节”。

这一天,重阳佳节的活动非常丰富,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本是个快乐的日子。

古人把天地万物分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代表光明和活力。

奇数是阳,偶数是阴。

9是奇数,所以属阳,9月9日,日月逢九,两阳相叠,所以叫重阳。

此时,正值仲秋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登高远眺,是心旷神怡的好时光。

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在这个时候,登上高处,一边饮菊花酒,一边吟诗作乐,留下了无数的诗篇。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陶冶情操,或登高锻炼身体,给榆树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9月,严冬迫近,人们买齐冬装,为了在阴间过冬,祭拜先人时也不忘烧纸衣。

于是,重阳节就变成了扫墓、焚烧祖先的冬装。

我国重阳节有何传统风俗?

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食重阳糕,插茱萸

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获的季节,陕北过重阳是晚上,白天是一天的收获、打场。

人们在夜晚的树梢上吃荞麦面吃羊肉,吃完晚饭后三五成群地出门,爬到附近的山上,点上火,聊各种话题,等到鸡叫了才回去。

晚上上山,很多人摘几棵野菊花回家,插在小姐头上,避邪。

在福建莆田仙,近代以来,人们又将米果改制成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

优质慢米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去水沥干,掺水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化)搅拌,加入红板糖(掺水成糖浓液),然后上屉锅在上面铺上干净的布,然后分9次,放入米果浆,稍蒸熟时出笼,在米果面上涂上花生油。

这种米果有九层,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口感又甜又软,没有嚼劲。可以说是重阳敬老的最高礼馔。

一些地方的人们也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拜祖坟纪念先人

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和什么?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每年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有秋游、登高远眺、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重阳节在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但在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和三月初三日的“踏春”,是家人离开房间的日子。重阳时节,全家人一起登高“避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