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云南的端午风俗文化,大理鹤庆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云南的端午风俗文化,大理鹤庆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日期: 2024-02-02 参考 未知

云南的端午风俗文化目录

云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大理鹤庆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云南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云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如炒蚕豆、粽子、艾叶插、缠丝、彝族杨梅会等。

1、炒蚕豆: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把蚕豆泡到发芽,在端午节那天煮着吃,或者油炸着吃,酥脆酥脆的,寓意作物得到好收成。

2、包粽子:端午节是个团圆的节日,大人小孩聚在一起包粽子、挑豆芽菜。

餐桌上除了粽子,还有红蛋、咸鸭蛋、大蒜、煮豆芽等特色食物。

3、插艾叶:昆明人习惯过端午节,过了中午,在屋里的地上铺上松毛,在房前挂上艾叶和艾枝,寓意毒虫和恶气进不来。

4、绕彩线:长辈要给15岁以下的孩子缠五色棉线,叫做“续命线”。

男孩在左臂,女孩在右腰,在六月二十七日祭火节的最后一天解开烧掉。

5、彝族杨梅会:杨梅成熟的季节,人们聚集在山上,一边采摘杨梅,尽情享受,以示对那位道人的纪念。

这一天,人们除了采摘杨梅外,还会聚集青年男女,进行对歌、跳芦笙舞等游戏。

大理鹤庆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

五色线是用阴阳五行学说中代表木、金、火、水、土的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线做成的。5种颜色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中。

度。

颜色线是男性用的,女性用的,围巾和脚踝都能缠。

在鹤庆节,也有家庭会在端午节卷粽子、发豆芽、蒸馒头,或者到超市买现成的粽子来迎接节气。

民谚有云:“清明柳,端午艾。”

端午节一般会把艾草、菖蒲等药草扎成捆挂起来,或者插在家门上。

据说将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前,可以祛病消灾,为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幸运。

插艾草和菖蒲有防病的效果。

云南人过端午节的习俗

在云南省西南部,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把蚕豆腌到发芽,在端午节那天煮着吃,或者油炸吃。很脆很好吃。豆子发芽,水稻在南方种完,意味着作物得到了好的收获。

所以这一天人们家里必做的菜是豆芽炒豆腐,吃了这道菜寓意全家“亲吉平安”(云南方言),也就是全家人在这里只有、身体健康、平安幸福;当然,传统上纪念屈原的寓意也是一样的,吃各种各样的粽子,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除了吃之外,这一天,人们还会在门上挂菖蒲、艾蒿以“避邪”,使用时也有驱赶蚊蝇等害虫的效果。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也叫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

端午节源于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的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盛夏端午,苍龙七宿升上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就像《易经》中的“飞龙在天”一样,龙星为“得中”、“得正”,代表大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