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与除夕有关的风俗 扫尘,春节扫尘习俗

与除夕有关的风俗 扫尘,春节扫尘习俗

来源 网络转载 日期2024-02-02 10时

与除夕有关的风俗 扫尘目录

除夕习俗——扫尘

春节扫尘习俗

关于春节的有哪些习俗

除夕习俗——扫尘

灶节一举行,就正式开始准备过年了。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末大扫除,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

春节前掸灰,是我国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的传统习俗。

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拉开被褥窗帘,扫清六闾庭院,清除蜘蛛网,疏通涵洞。

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乐、干净、整洁的迎新春气氛。

有趣的是,在很久以前,关于灰尘的由来,有一个奇妙的故事。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体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随人的行踪,形影不离。

三尸神是个阿谀奉承、多管闲事的家伙,经常在玉帝面前说谎,把人画得很丑。

不久,玉皇大帝就有了人类是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的印象。

一次。

三尸神密告天庭,说人间诅咒天帝,想要谋反。

玉皇大帝大怒,速降旨察人间作乱之事,凡怨众神,亵读众神之家,将其罪行写于屋檐下。

让蜘蛛张网,做记号。

玉皇太帝又让王灵官在除夕夜下界,只要是有印章的人家,一个不剩都斩杀了。

三尸神见此计成功,便趁机跳下凡间,在家家户户的墙角上毫无恶意地做上记号,想要斩尽杀绝王灵宫。

就在三尸神做坏事的时候,灶君注意到了他的行踪,非常吃惊,急忙把各家的灶王爷叫来商量对策。

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从腊月二十三送灶那天开始,到除夕接灶前,各家各户要把家里打扫干净,哪家不干净,灶王爷就拒绝进家门应。

大家按照灶神上天前的吩咐,掸去灰尘,清除蜘蛛网,擦去门窗,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查访下界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圆欢乐,人间无比美好。

王灵官不能表明迹号,心里很奇怪,急忙回到天上,把人间祥和、新年如意的情况报告给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下旨拘押三尸神,命掌嘴三百,永拘天牢。

这次灾祸多亏了灶神的帮助才得以幸免。

为了感谢灶王爷为人们消灾、赐福的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是从送灶后开始,一直忙到除夕夜。

“腊月二十四日出门”的风俗自古就有。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尧?舜的时代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照民间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意,意思是把一切“穷运”、“暗运”都一扫而光。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立旧迎新的愿望。

-----------------------------------------------------------------

“三尸神”道教称之为人体内造崇拜的“神”。

据《太上三尸中经》曰:\\\"上尸名彭钟,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尸名彭矫,在人足之中。

\\\"又每逢庚申日,他们到天上向天帝说人的罪恶;但是,这一天如果通宵的话就能避免。叫做守庚申。

春节扫尘习俗

春节习俗:掸灰

腊月二十四日,打扫家里的灰尘。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清洗被褥,进行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地迎接新春。

掸去灰尘的习惯自古就有。

帚字见于甲骨文。

陕西省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上有“帚作帚扫形”的铭文。

由此可见,人们从几千年前就开始用扫帚打扫了。

《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载。

这表明,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污垢和飞沫会传播疾病。

周书《秘奥造宅经》中有“沟渠疏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疫病”的记载。

有人认为,早在尧舜时代,我国人民就有“扫年”(古代称春节大扫除为“扫年”)的习俗。

起源于古代人们驱除疫病的宗教仪式。

犯下吕览》:“岁左,声疠疫鬼,<以外,亦逐曰木难。

不久,到了年末大扫除。

到了唐代,盛行“扫年”之风。

据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扫门闾,除尘秽,净庭户……祝新年安宁。

吗?”

民谚云:“二四扫屋,二七、二八糊花。”

也就是说,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年末为止是“年付”期间。

“扫年”的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

关于春节的有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

春节期间有一系列的传统活动。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关于春节的习俗你都知道哪些呢?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掸去灰尘

扫尘就是年末大扫除,北方叫“扫屋”,南方叫“扫屋”。

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扫扫院子。

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二、年节菜

年夜饭,也被称为年夜饭、团圆饭等,特指除夕的家庭聚餐。

年夜饭来源于古代年末的祭祀仪式。在祭祀神和祖先之后吃饭。

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头。

三、压岁钱

压岁钱,又称“压祟钱”,一般是在新年倒计时时长辈把钱放在信封里给晚辈。

压岁钱有好的意义,被认为能驱鬼、保平安。

据说收到压岁钱,晚辈就能平安度过1岁。

四、拜年

拜年是人们互相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新年问候”这个词原本的意思是为年长者祝贺新年,包含了向年长者低头行礼、祝贺新年顺利等意思。

遇到年纪相仿的好友时,要向对方表示祝贺。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也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五、祭奠祖先

过年祭奠祖先,既是对祖先的吊唁,也是祈祷来年平安。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

《尚书>舜典》云:“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舜帝正月初在祖庙中祭祀祖先。

祭祖一般在30岁,一般老百姓家里扫完房子、清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后,举家祭拜祖先坟墓,或将祖先遗像挂在中堂墙上,摆放供品,点上线香,让后辈祭拜。

各地祭祖的形式虽然不同,但“祭祖祈福”的意思大致相同。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春节习俗的介绍,小伙伴们你们又知道哪些习俗呢?补记。在评论区见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