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端午节的风俗,快端午节了,谈谈你们小时候家乡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来源 其他 时间 2024-02-01 08:24宁波端午节的风俗目录
宁波过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快端午节了,谈谈你们小时候家乡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宁波的端午节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吃粽子:端午节那天,宁波人一般都吃粽子。这是宁波人的习惯。
2.扇送:端午节也被称为“小姐节”。过去,新出嫁的姑娘在端午节的时候会带着“端午担”回娘家,把父母送的扇子带回去。俗称“送扇”。扇子按性别分等级,送给小姐、婆婆、婶婶的,多制作精巧纤细的芭蕉扇。送公公、伯父赠大芭焦扇;对于小叔和女婿,扇子就足够了。
3.插艾叶、挂菖蒲:宁波人一到端午就会在附近的田野里采艾草,在河塘里拔菖蒲,做成艾草扎成菖蒲剑,挂在家里的门楣和窗户上。中午烧苍术,草药的清香持续均匀地飘散在各个角落,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目的是祈求家人平安。艾叶、菖蒲、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大蒜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艾旗配合,驱毒防病、斩妖除魔、镇宅辟邪。
4.吃“五黄六白”:宁波有句谚语说:“别忙着把五月的黄给忘了。”以前的端午节,自古以来宁波人都吃“五黄六白”来庆祝。五黄,是指五黄色的食物:黄瓜、蛋黄、黄鱼、黄鳝、黄蛤。也有用雄黄酒代替。六白是指六种白色食物。茭白、白菜、豆腐、白肉鱼、鸡、肉末。老一辈的人说,吃“五黄六白”可以辟邪纳福。
5.画“端午虎”:画端午虎是旧时宁波人过端午的一个重要习俗。为什么端午要画虎呢?因为人们想用“百兽之王”老虎来镇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这一天,大人会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上虎头的“王”字,给孩子穿上老虎图案的衣服,缝制虎布和虎枕。也有把端午的老虎印在四五寸见方的纸上,上面画着老虎和孩子的。老虎和小孩的形象各不相同,小孩在黑色版画“端午虎”上涂上各种颜色,叫做“描端午虎”。
6 .蜒蚰吃贝壳,手戴五颜色的线蜒蚰贝壳是蜗牛,旧宁波端午吃蜒蚰贝壳的习惯。因为,在端午节的上午(啾?佳友)午)蜒蚰螺炖菜吃的鸡蛋,具体来说,卵孔的小孔,蜗牛肉的卷入的鸡蛋,封口后,头部和吃后,清凉解毒。端午节那天,宁波人会在孩子的胳膊上系五色手绳,叫做“健绳”。之后扔掉绳子的时候,沾上糯米,扔到瓦片上让鸟衔着。这样孩子就能无病无痛地长寿。
宁波过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农历5月5日,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始”“初”的意思。
初五叫做端五。
旧历以十二地支为纪月,正月寅,二月卯,依序五月午。因此,五月被称为午月。“五”与“午”相通,“五”又表示阳数。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盛夏端午,烹靠蔗”。
端午节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
这一天应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菖蒲、艾叶、熏苍术、熏芝、饮雄黄酒。
据说,为了在吃粽子和赛龙舟的同时纪念屈原,解放后将端午节命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芝,饮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抑邪。
快端午节了,谈谈你们小时候家乡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宁波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包粽子、菖蒲?挂艾叶,是宁波人吃“五黄六白”的食俗。
“五黄”是指黄瓜、黄鱼、黄鳝、蛤仔、黄梅、蛋黄、黄豆、枇杷(黄色的皮)、大豆等5种带“黄”的食物。
“六白”指的是豆腐、茭白、白菜、白肉鱼、鸡块、肉块、白酒、蒜头等。
据说食用“五黄六白”有辟邪、解毒的作用。
主要是粽子,宁波的粽子一般是用竹壳卷成的,叫卷粽,它的形状有四个棱角分明,和其他地方不同。
原料是糯米,辅料是食用碱,过去农村也用干蚕豆的壳烧成灰浸水的碱汁,以碱为原料,如果要其他口味,如浸泡赤豆、绿豆、豇豆、红枣等制作等粽子特色系列。
另外,还有蚕豆炒,一般是孩子吃的,孩子们还举行了撞豆大赛。
也有在刚炒好的倭豆中加入咸菜汁的菜,是下酒菜。
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