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风俗和建筑,白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参考 用户推荐 日期2024-01-30 22:28:15白族的风俗和建筑目录
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白族的民风民俗
1、建筑特色
民居的庭院主要由围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
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室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井、四眼小天井。
2、服装的特点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大理地区男子多穿白色对襟毛衣,黑领外褂大衣,或皮、绢领外褂,俗称“三滴水”,腰系腰带或绣肚兜,裤子为蓝色或黑色。
在云南省洱源县西山区,成年的白族男子都挎着一个绣有“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的小布袋。
刺绣头巾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3、结婚
背婚是广泛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的一种婚俗。
在十字路口、三岔路口或人群聚集的地方,陪嫁的客人们会停下来,把嫁妆堆成两堆,让新郎背着新娘把嫁妆围成“8”字。
4、蝴蝶会
民间称为“蝴蝶会”,是白族的民间娱乐风俗。
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地区。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前后,是苍山弄峰下蝴蝶泉边蝴蝶最多的季节,大如手掌,小如货币,五彩缤纷,十分美丽。
邻居们一起去看蝴蝶,一起郊游,一起谈论洞经古乐,就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恋爱了,寻找了自己喜欢的人。
5、西海歌会
每年农历6月25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海西歌会。歌会举办地点位于洱源县牛街龙门舍坝子天然高山水库——西海。
白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白族有本民族的语言。白族是汉藏语系藏?属于缅甸语族彝语支。
汉文自古以来就通用于白族人。
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享誉古今中外。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各民族相互交往,创建了灿烂的经济和文化。
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居、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那么白族的风俗习惯都有哪些呢?
我崇拜的是白族所有人信奉的宗教。
本主白俄罗斯语叫“武增”,是“本境福主”的简称,意思是“我的主人”。
他们是白族村落的守护神,有的村落祭祀一位主人,有的村落则祭祀同一位主人。
只要与白族乡村社会有密切联系的人事物都可以当家作主,所以主神中既有原始宗教色彩浓厚的山川树木、虫鱼鸟兽之神、佛道神、儒家模范人物和民间传说中的有人物;既有王室和贵族,也有英雄和平民。有白族的人,也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
这充分体现了崇拜双方的特征。
每个牛郎都有自己的节日。牛郎节。
在白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节日,重大事件都要到本庙献祭,举凡婚丧嫁娶、病灾、远行等,也要到本庙祭祀,祈求本主神的保佑。
白族服装有着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样式各地有所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大理国白族服饰,王室和官吏皆穿丝织品。
元朝服色,“略本在汉”,“男子戴毡椎髻,妇女不施粉,酥泽其发。
用青纱分编缠颈系,卷攒顶黑巾。
耳朵上缠着金环,手臂上缠着象牙。
衣绣角幅,半细毡为上服”。
白族语是白族的民族通用语。
中国民族语言学界一般认为贝语是汉?藏语系?西藏?虽然被认为属于缅甸语族,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佩语和汉语的关系更为密切。
1950年代的白语方言调查以后,白语被分为大理(南部)、剑川(中部)、怒江(北部)三大方言。
怒江方言原称碧江方言,1986年因怒江州碧江县被撤销而改称怒江方言。
也有将白语的三大方言改称为西部(怒江)、中部(剑川)、东部(大理)的新意见。
两种说法所涉及的方言区域划分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