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傣族的小风俗,傣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傣族的小风俗,傣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参考 其他 2024-01-23 16时

傣族的小风俗目录

傣族的生活习惯

傣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傣族的风俗习惯(最好100字以内)

傣族的小风俗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

一、水灯节

水灯节是傣族民间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主要是向寨神祈求幸福安康,以此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傣族的水灯节一般在农历的四月中旬举行,这期间正值春收之前,所以水灯节也可以看作是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丰收的日子。

水灯节这天,人们会精心制作各式各样的水灯,然后在夜晚来到江边或河旁举行盛大的放水灯仪式。这些水灯有的是用木板钉成,有的是用蕉叶或莲叶做成,有的是利用空心的葫芦或塑料桶做成。人们在灯内点上蜡烛或小油灯,并将其放入水中,看着它们随波逐流,祈求未来的好运。

二、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展现傣族水文化的重要节日。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泼水,以此祝福对方,希望洗去过去一年的污垢和晦气,迎来崭新的一年。这个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中有个恶魔会在每年这个时候给人间带来灾难,而人们通过互相泼水,就可以将这个恶魔驱走。

除了互相泼水之外,泼水节还有其他的活动,如赛龙舟、放烟花等等。人们也会在这一天穿上盛装,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三、龙舟节

龙舟节是傣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叫做“端阳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制作各种精美的龙舟模型,然后举行龙舟比赛。龙舟比赛通常在澜沧江上进行,比赛时江两岸人山人海,欢声雷动。比赛结束后,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如放烟花、跳舞等等。

四、竹编工艺

傣族的竹编工艺非常有名,这种工艺品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图案而著称。在傣族的竹编工艺中,最著名的就是竹编的烟盒和竹编的盒子。这些工艺品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也是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五、纹身习俗

在傣族的传统中,纹身是一种重要的习俗。纹身通常在男子的身上进行,被视为勇武的象征。在傣族的纹身中,最有特色的是文身的图案和花纹,这些图案和花纹被视为具有保护和吉祥的含义。尽管现代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再纹身了,但在傣族的传统中,纹身仍然是一种被尊重和崇尚的习俗。

六、婚俗

傣族的婚俗也非常独特和有趣。在傣族的传统中,男女婚恋是被允许的,而且父母也并不会干预子女的婚姻选择。当男女双方相爱后,男方会向女方求婚,如果女方同意的话,男方就会向女方赠送彩礼和金银首饰等作为聘礼。结婚当天新郎和新娘穿着民族服饰共同举行婚礼参加婚礼的人有很多,婚礼要持续三天左右以表示庆祝

傣族的生活习惯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

“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

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

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

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

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

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

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

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独特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您好,

傣族,现有人口102.5万。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

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

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

1、傣族的风俗习惯——饮食习惯

1)傣族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

其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

2)傣族还有很多特色烧烤。

傣族的凉拌也十分美味,比如干巴丝,包烧鱼等等,都是傣族的美味食品。

3)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在唐代就已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4)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

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5)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

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

2、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服饰

1)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

2)傣族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3)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4)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5)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3、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民居

1)傣族的民居通常是竹楼。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2)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

3)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4)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环绕。

5)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呈四合院。

傣族的风俗习惯(最好100字以内)

傣族风俗

西双版纳傣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原始宗教的信仰仍保留下来。

傣族先民早期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以至一切无生物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它可以离开物而存在。

认为生病是灵魂受到了某种伤害;而死亡,则是灵魂离开肉体不再回来了。

人们出于对各种疾病和灾害的恐惧,也出于对制服病痛,战胜灾害的强烈愿望,力图通过招魂(也称叫魂)把受到伤害或游离了的灵魂招回来。

不仅可以为人招魂,也可以为家畜家禽和谷物等招魂。

西双版纳傣族替人招魂的主要方式有“唤欢龙”(招大魂)、“唤欢囡”(招小魂)、“菲欢”(换魂)和“唤欢南朗”(招黑姑娘魂)四种。

替家畜家禽和庄稼招魂的主要有“唤欢为怀”(招牛魂)、“唤欢盖”(招鸡魂)和“唤欢毫”(招稻谷魂)等 三种。

据调查,西双版纳傣族共有81种招(叫)魂方法。

他们认为,人身上有32 个大鬼,92个小鬼。

只要其中某一个鬼魂受到伤害或离开人体,人体的某个部位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为了治病,就要用81种招魂方法中相应的一种来招魂。

所有叫魂方式中,最著名的是“唤欢南朗”,即叫黑姑娘魂,它有长篇叫魂词 。

招魂仪式因地区而异:有的地区,要请村寨中专门负责祭祀的波占来念诵叫魂词招魂;有的地区,由年迈的家长来进行。

替人招魂有招魂词,例如招“儿女魂”的招魂词是这样的:“今天是吉祥的日子,我来把魂叫。

魂啊魂,爹妈爱的魂,别去躲在山洞独自悲哀,别去躲在河边眼泪汪汪,别钻进树林草棵,别去钻在牛马身上。

头魂要回到头里住,牙魂要回到牙里居,耳魂眼魂要回到头上来,皮魂要回到人身上,脚魂不要到处奔走。

32魂要今天回来,92魂要今天回来!所有的魂啊魂,今天要集中,父母亲要给你们拴线。

撒!魂回来了!”叫谷魂、牛魂、鸡鸭都有一套礼仪,也有固定的叫魂词。

除了招魂礼仪,西双版纳傣族还有一套丧葬礼仪。

傣族传统的葬法是土葬和火葬,火葬较为普遍。

以前,傣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同等级人对“死”的叫法不同,墓地不同,葬法也不同。

家中死了人,首先是报表。

家中有人死了,要立即通知全寨乡亲及亲戚朋友。

邻居和亲友们闻讯赶来后,立即分头做各种丧葬的准备工作。

家中人要抓紧时间给死者沐浴更衣,若死者是男性,还要剃光头发。

洗浴后,给死者穿上两套新衣服,里面一套最好是白衣白裤。

接着要请寺庙的僧 侣为死者诵经超度,亲属哭丧。

接下来是先择出殡的吉日和选择坟地。

选择坟地要根据死者的身份地位,到规定的坟山用抛鸡蛋法确定坟地。

最后是按择定的吉日出殡和火葬。

出殡那天,要把竹楼清扫一遍。

搬开火塘上的铁三角架,将火灰清扫干净。

再把死者生前的生活用物清理出来,或火化或丢进江河让水冲走。

同时还要用一只砂埚、一个布袋,装上谷物种子送到墓地,以供死者灵魂到阴间去播种。

出殡时,僧侣和尚走在前头,为死者引路,亲友及寨人排成长队跟在遗体后面。

提砂埚、布袋的人到达墓地后,迅速返回家中,重新安放火塘上的铁三角架,重新点燃塘火。

送葬队伍要敲锣打鼓,鸣放火枪,以示隆重。

到达坟地后,大多数送葬者即可返回,留下数十名壮年男子挖坑掩埋或火化遗体。

送葬结束后,还要请僧侣诵一部《芒嘎拉》经文,送家神家鬼。

至此,丧事才算办完。

若是夫妻中的一方死去,还要举行一个断绝夫妻关系的仪式:生者取来一条栓有槟榔的白线和一对蜡条。

自己握住线的一端,另一端系在死者的棺木的或抬尸板上。

一位长者将白线从中间斩断,就表示断绝了夫妻关系。

之后,男的可以重娶,女的可以改嫁,不受约束。

婚礼

傣族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一般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也有祖孙三代同堂的。

儿女长大结婚以后,便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

父母大多随幼子或幼妇女同住,家庭财产由幼子女继承,幼子女负责赡养父母;已分居的儿女也可以得到部分财产,数量很少。

家庭中男女平等,经济独立,

妇女在结婚前就开始有个人积蓄,结婚带男方家的财物一旦离婚可以携带回娘家;男方到女方家上门期间,若夫妻关系破裂,男子也可以搬着自己的东西回父母处。

寡妇可以改嫁,也可以招男子上门。

如果男方离家数月没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

夫妇死去,不管年纪多大,都要办离婚手续,手续简单,将一对蜡烛放在亡者棺上,即表示与死者离异。

祭祀

傣放禁忌很多。

客人、长辈、男子居下时,妇女不和早楼。

男人所用衣物和工具,妇女不得过。

媳妇不能与公公、叔伯直接传递东西,必须传递时,媳妇要把传递的物品放在桌上或适当的地方,再请公公、叔伯去取。

男女相遇,女的让路于下方。

路遇公婆,媳妇要把裙子拉紧躬身让路。

祭龙时,外族人不能参加祭典;参加祭典者不能抽烟,不得讲外族话,不得作农活,不得带一枝一叶进村寨。

住房正中的柱子不能靠。

勐拉普洱上、中、下三寨,入佛寺时须脱鞋,不许摸小和尚的头。

客人上竹楼禁坐火塘上方及跨火塘,不能入主人卧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