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腊月23过小年风俗,腊月二十三的民俗有哪些?

腊月23过小年风俗,腊月二十三的民俗有哪些?

来源 网络转载 2024-01-21

腊月23过小年风俗目录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有什么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民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主要包括祭灶和吃灶糖。

祭灶是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人们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这叫做“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

此外,小年也有大扫除的传统,家家户户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以干净整洁的状态迎接新春的到来。新春扫尘也寓意着将一切晦气穷运统统扫地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美好愿望。在这一天,人们还会贴窗花、写春联、蒸花馍等。

总的来说,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和生活的美好祝愿。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有什么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的风俗如下:

1、把猪杀

俗语说:“二十三,把猪杀”。

这一天,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并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将此举动称之为“杀年猪”。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排骨、后锹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灌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

由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前不能动刀的习俗,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到用时拿出来 解冻融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

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

2、掸尘扫房子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3、小年的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腊月二十三的民俗有哪些?

腊月二十三小年有吃火烧、祭灶王、扫尘土、放鞭炮、贴窗花、吃糖瓜等一些习俗。

许多北方省市的小年夜饭都渐渐被饺子统领了,但还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河南。

在河南,小年的时候人们都会自己动手,在家里做一些火烧自己吃。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即传统的祀灶日。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吃火烧、放鞭炮、贴窗花、吃糖瓜等等。

祭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灶神信仰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

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

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

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

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

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

据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