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广西仫佬族的风俗,仫佬族的民俗民风

广西仫佬族的风俗,仫佬族的民俗民风

时间: 2024-01-20 09时 参考 网络

广西仫佬族的风俗目录

仫佬族礼仪有哪些?

仫佬族的民俗民风

仫佬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广西仫佬族的风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驱虫保苗节:也称为“吃虫节”,是专门驱除虫害的节日,在农历六月初二举行。出嫁的姑娘在这一天要回娘家过节,途中会捉害虫到娘家去炒着吃。此外,全村人会来到田间的吃虫庙,举行祭祀活动,祭拜吃虫娘娘甲娘。这个节日民俗是基于人们除灭害虫的农事活动形成的。

2. 依饭节:这是仫佬族十分隆重的节日,仫佬语称为“喜乐愿”,也称为“做依饭”、“敬依饭公爷”、“还祖先愿”等。这个节日主要流行于广西罗城东门、四把等地,逢辰丑未之年的冬至前后举行。依饭节是仫佬族敬神、娱神、祈神保佑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的节日,通常以各宗族下的分支“冬”为单位轮流操办,在公共祠堂举行。

3. 接祖先节:时为农历七月七日至十四日。七月七日为接祖日,会将祖先接回,每日每餐饭前先供奉祖先,然后全家才进餐,一直要供奉到十四日。

4. 走坡节:在农历八月十五举行。在广西罗城等地,仫佬族青年男女会在节日前后的集日聚集“走坡”。他们在特定的山坡行走,互唱情歌寻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关于广西仫佬族风俗的书籍或咨询当地仫佬族人士。

仫佬族礼仪有哪些?

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

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

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较为隆重。

依饭节在立冬后的“吉日”举行。

做“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常用老姜、鸡蛋、芝麻、黄豆、老公鸡、鱼以及猪的心、肝、肺、肾、肠、谓等十二种食品供祭。

  

全村舞狮耍龙,唱歌唱戏,连续进行三天,因影响生产现已不多见。

每逢节日,除进行各种庆贺活动外,家家要置办丰盛食品。

如:鸡、鸭、鱼、肉及糯米食品,还要按节令制作不同的节令饭菜。

正月十五过小年要捣糍粑;二月春社要包粽子;四月初八要蒸糯米饭;八月十五要做狗(牛)舌粽;十二月二十四要做水圆(汤圆),蒸年糕;大年初一吃水圆,初二开始请客。

出了嫁的妇女初二回娘家,并要带猪肉、鸡、鸭腿做为拜年礼品,返回婆家时照例也要带回一些节日食品。

  

糯米制品是各个节日和喜庆日子里的主要食品。

结婚、小孩满月等均要制作糍粑,此外还要做豆腐,办酒席。

仫佬族的祭祀活动多在节日中进行,过去凡遇重大节日,全村或数村联合举行集体礼拜仪式,所祭神主,根据节期不同,而有所不同,每祭一次神,所用祭品的费用大家平摊,祭祀活动后,祭品按户平分,称为“拈份”。

个人所得的拈份,回家后可用于祭祀祖先,然后作节日食品。

四月八“牛生日”,当天要让牛休息,并备鸡、鸭、酒、肉,蒸糯米饭祭拜“牛栏神”,并给牛吃一团糯米饭。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仫佬族的民俗民风

仫佬族住的多是泥墙瓦顶平房,屋内有专烧煤的地炉。

以稻米、玉米、薯类为主食,忌食猫、蛇肉。

衣服尚青色。

至清代,仫佬族妇女仍穿统裙,今已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结髻,饰以耳环、手镯、戒指。

男着对襟唐装。

过去,婚姻多为家长包办,少数在“走坡”中恋爱成亲的,亦须经家长同意。

盛行早婚,有婚后女方在一段时间内“不落夫家”的习俗,生育后始居夫家。

与壮族、汉族通婚。

婚仪繁杂,耗费颇大。

也有入赘的。

丧葬仪式隆重,墓葬信风水龙脉。

  仫佬族的节日活动比较多,特殊的节日有:三月初三婆王节(又称小儿节),其活动是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祀;四月初八牛节,其活动是让牛休息,并拜祭牛栏神;五月初五端午节。

除具有与当地汉族、壮族的端午节相同的内容外,各村寨还抬纸船巡田垌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为后生节,是各地青年男女开展“走坡”社交活动的节日。

还有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每逢立冬后“吉日”举行,大庆以村寨(宗教)为单位,备办猪羊祭宗庙,举行演戏、舞龙舞狮、唱山歌等活动;小庆则一家一户单独活动。

仫佬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仫佬族人民日常讲话用仫佬语,唱歌却用汉语小方言“七拐语”。

仫佬族民歌可分为随口答、口风和古条。

仫佬族人民善唱山歌,这是他们历来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

歌的种类有:“随口答”,是即兴而作的短歌,多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随问随答的对歌,句式有四句或六句,每句都是七言的,也有少数为六字头七字尾,押脚韵;“古条歌”,即为叙事式歌谣。

有歌舞,其内容为民间流行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以15--30首为一条组成的长歌,叫“古条”,是民间歌手世代相传下来的;“口风”,是一种讽刺性歌谣,亦称口角歌,内容不拘,随编随唱,有“正口风”和“烂口风”之分。

前者较文明,后者较粗俗,都富有机智、幽默、诙谐。

  仫佬族现代诗人包玉堂,继承了仫佬族民歌的传统,又吸收了汉族诗人写诗的艺术技巧,创作了许多富有诗情画意的叙事长诗,著有《凤凰山下百花开》、《歌唱我的民族》、《在天河两岸》、《回音壁》、《清清的泉水》等诗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