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湖南过年有哪些风俗?吃饭…
发布:2024-01-20 10时 来源 网络湖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目录
湖南人的风俗习惯
湖南过年有哪些风俗?吃饭…
湖南的春节风俗传统有哪些?
湖南春节风俗习惯
湖南位于南方的中部,是一个富饶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湖南也有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在全国各地或多或少都能见到,但在湖南,却更加深入人心,充满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1. 贴春联
湖南人过年的时候,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春联上写着祝福的话语,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湖南的春联,常常会用一些地方特色的语言,让人感到非常的亲切。
2. 守岁
在湖南,除夕之夜,家人会聚在一起守岁。他们会一直待到新年的钟声响起,寓意着迎接新的开始,也意味着家庭团聚、和睦相处。
3. 吃团圆饭
在湖南,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吃团圆饭。这是一顿丰盛的家宴,一家人都坐在一起,享受美食,分享快乐。
4. 放鞭炮
湖南人过年的时候,会在家门口放鞭炮。据说放鞭炮可以驱走恶运,带来好运。
5. 拜年
大年初一,湖南人会互相拜年。他们会前往亲戚朋友家,向他们致以新年的祝福。这是一种表达友爱、增进感情的方式。
6. 舞龙舞狮
在湖南,春节期间还会有舞龙舞狮的表演。这些表演充满了喜庆的气氛,也寓意着驱走邪恶,带来好运。
7. 烧炮竹
湖南人过年的时候,会烧炮竹。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据说可以驱赶恶鬼,保护家人的安全。
8. 压岁钱
在湖南,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这是一种表示祝福的方式,也是对孩子们的鼓励和期望。
9. 送穷
正月初三“送穷”,据岁时杂记记载,宋朝以前,中国民间便有了送“穷鬼”的风俗,“穷鬼”象征着贫穷、灾祸和厄运。据清代文人顾禄的描述,“元旦日……或以纸画作旗子、小灯笼、写着‘送开’二字,插在门楣上,意思是送走晦气”,而大年初三“送穷”也是这个意思。这一天人们还有诸多禁忌,如怕初一、初二打破东西,偏偏在初三扫地倒垃圾等。而在送穷的方式上,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风俗,有的将家里扫出来的垃圾倒到屋外,有的送穷时必吃稀饭、吃大白菜等。送穷是因为古时候认为初三是“鬼日”,人们从这一天起不再进行串门活动,且要在家中过节。后来初三又发展成为“送穷”日,“穷”象征着不祥和灾祸等,“送穷”便是一种很吉祥的民俗活动了。
10. 赶走年兽
在湖南的一些地方,还有赶走年兽的习俗。据说年兽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每年都会出来伤害人畜。人们为了驱赶年兽,会放鞭炮、舞龙舞狮,还会在家门口贴上红色的对联和福字。这些习俗都是为了祈求平安、吉祥和幸福。
湖南人的风俗习惯
1、湖南花鼓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便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剧目,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过小年,每年的腊月二十四,举家休息聚餐,称“小孩子过年”。
家家筹备年货,作豆腐,杀年猪,送年节,备点心,炒旱茶,写春联,扎灯笼,忙得不亦乐乎。
3、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会在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叫“年财佬”。
男女老幼围炉共话,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品吃猪脚炖萝卜,欢坐待旦,叫“守岁”。
所谓“有钱无钱,萝卜过年”。
4、大年初一民间的讲究、禁忌颇多。
有的于除夕在大门合缝处贴红纸“财”宇,在当眼处贴“开门大吉”、“对我生财”之类的吉利语,开门时高声诵之,叫开门见喜、开门见财。
出天行时,观风向天色,卜来年收成。
5、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又名灯节。
长沙灯市,多篾扎纸糊各式灯笼,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
是日家家点烛于灶台屋角,户户煮食元宵缩,顽童则持彩灯相戏。
农家除在猪栏狗窝鸡坍暗角点烛外,还在田头地边燃火,意在除虫,祈求丰收。
参考资料:
湖南过年有哪些风俗?吃饭…
大年三十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灭,全家人相守欢聚到十二点以后。
湘西苗族更有特色。
每年三十傍晚,合家炒好香腊肉,做好酸鱼等佳肴,备好包谷烧酒,欢欢乐乐吃“团年饭”。
但这时全家还不能入席。
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操一支梭镖,独自躲进大门角落里,两眼不住窥伺寨外,以防野兽和外族来犯,要是朋友来了,主人高兴地跑出门外,将朋友拉进屋里,吃一顿友好的团年饭,一道圈炉欢度除夕良宵。
吃团年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也有在天未亮的早上,如邵阳、娄底;也有在中午的,如衡阳某些地方。
吃团年饭,全家大小围坐一桌聚餐,最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不论大小桌上的每样菜都得下筷子,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的渴一口酒,以讨吉利。
桌上的菜多是有意思的。
比如:鱼圆(丸)、肉圆象征团圆,萝卜意为好彩头,全鸡,“食鸡起家”,一些油炸食物,因为经过油煎火炸,以示“家运兴旺”,团年饭时,如果家里有外出来不及赶回,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摆上杯筷,甚至将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大小对他的思念。
株洲、衡阳等地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刀切碎,随便用手撕一下即可,吃时也不咬断,而是慢慢地吃进去,意为祝父母长寿。
邵阳、怀化等地,吃团年饭时,不吃白菜,忌讳“一年白过了”。
湖南的春节风俗传统有哪些?
1、舞龙灯
在湘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古老而朴素。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
舞龙灯先要“接龙”。
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
接龙后,开始舞龙。
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
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2、给客人送槟榔
“年财佬、出天行”,年三十夜,长沙农村家家火炉中燃着一个枫树蔸(或松、栗等树蔸),叫“年财佬”。
大年初一,家家于鸡鸣时分即起,男女老幼换上新衣,由辈份最高的男主人燃香开大门,鸣放鞭炮,叫“出天行”,或说开财门。
长沙还有客人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
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
3、关门吃团年饭
“百里鱼、团年饭”,岳阳过年风俗除杀鸡、鸭、放鞭炮、贴春联外,在腊月三十日还吃“团年饭”,十分丰富。
岳阳人极重视团年饭,外出的人在千里迢迢往家里赶,家里人等了又等。
吃团年饭,要关着门,意在不让财宝跑了。
饭后放上一挂鞭炮,表示已吃过了年饭,人们可以走动往来了。
4、吃香喝辣团年肘子
湖南人热衷放鞭炮,据说这是因为浏阳鞭炮是湖南的特产之一,当年开国大典上燃放的便是浏阳鞭炮。
基于此,湖南过年时简直就是满城响声震耳。
年夜饭,吃的便是个吉祥如意,即要能反映出家里过去一年的喜人收成,又要为来年卯足干劲,因此饭桌上的菜,越大个、越丰盛、越吉利,在湘南等传统风俗习惯较为保留的地区尤为盛行。
5、辣椒满盆红红火火
凉菜和烧菜,脱不了的还是个“辣”字:拿红辣椒和剁辣椒炒腊肉、腊肠、圆子、腊牛肉,拿香菜和辣椒拌腊鱼肉、猪耳朵,再加上几种蔬菜——必有青菜,寓意全家人新年和和气气,事业欣欣向荣。
这满满当当地拼成一桌,湖南人的年夜饭也就准备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