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过年风俗,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来源 未知 发布2023-12-31 14时云南过年风俗目录
云南过年风俗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过年风俗
云南过年风俗如下:
1. 扫尘:在云南,人们把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这段时间称为“迎春日”或“扫尘日”。每家每户会用竹子制作扫帚,将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清扫一遍,确保家中整洁。
3. 舂粑粑:和杀年猪、腌腊肉、做血豆腐一样,舂粑粑也是为过年做准备。需要约上几家人一起完成,男人负责碓和揉,女人负责烧火。在过年期间,当亲朋好友来拜年时,主人会在火盆上烤粑粑来招待他们。
4. 铺松毛:铺松毛是云南的一个重要年俗。在年夜饭准备上桌时,大人和孩子会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年夜饭就放在松毛上。全家人围坐在青松毛上享用美食,象征新的一年清洁平安。
5. 吃八大碗:在白族人的春节期间,人们会按照八个人一桌的标准准备八个菜,荤素搭配,荤菜为主。吃完后,人们会将剩下的肉菜带回家给老人小孩吃,表示把喜气和祝福带回家。
6. 抢头水:在大理白族地区,人们会在大年三十晚上争先恐后地抢“头水”。如果谁抢到了“头水”,需要在井边插一炷香、放一挂鞭炮,表示新的一年将会更加勤劳聪明,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7. 挑聪明水:在布依族地区,正月初二时,姑娘们会抢挑第一担“聪明水”,据说这样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些就是云南过年的主要风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希望您能够从中了解云南的风俗文化,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1、昆明挂甘蔗
春节前夕,农贸市场或年货街上都会有很多卖甘蔗的老板,摊位上甘蔗堆成小山,任由顾客们挑选,挑甘蔗很有讲究,甘蔗的尾部要有根须,顶上的绿叶不能去掉。
到除夕12点时,把甘蔗根冲上叶朝下放在门背后,预计一年比一年好,一年从头甜到尾。
2、铺松毛
从山上挖一棵松树回来栽在门前,并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跪在地上给松树磕头上香,祈求新的一年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全家幸福。
家里客厅的地上要铺满松毛,绿茵茵的,满屋子都是清新的气息。
吃年夜饭时,将菜饭放在松毛上,全家人一起坐在松毛上品尝佳肴。
有农户,会把砍回来的松枝插在院子里或大门两侧,象征着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3、吃长菜
长菜也称杂熬菜,将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一锅焖,由于很多家庭都会聚会,所以剩菜特别多,一般能够吃到正月十五过后。
长菜里面有蒜苗、青菜、猪大肠、猪小肠等,这些食材都是完整的,不能用刀切,代表着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酥肉、红烧肉、红烧鱼、腊肉,八宝饭等,也是昆明人过年必吃的食物,很有代表性。
4、灌香肠
春节前夕,每家农户都会杀一头猪或两头以上过年,杀猪人员将猪的内脏清理好后,会进行熏肉、灌香肠等。
灌香肠很有讲究,需要先把瘦肉用刀切碎或用专门的打肉机打成泥,接下来放入大盘中。
5、祭祖
除夕前,要将麦芽糖、苹果、橘子等果品放在灶神前,在灶神的两侧贴对联。
三十晚上全家老少要跪拜祖先,然后开始放鞭炮,吃团圆饭,一家人互相聊天,一起看春晚。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扫尘、杀年猪、舂粑粑、铺松毛、吃八大碗等。
1、扫尘:扫尘,即扫房子。
在大理,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到年三十,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在曲靖,每家每户用长长的竹子做成扫帚,将家中的每个角落都清扫一遍。
所有的“扫尘”工作都要在除夕前完成,以干净整洁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2、杀年猪:杀年猪是云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每年所杀年猪在年初时就需选定,选定之后还要择吉日将它与其它的猪分开圈养,称之为“关年猪”。
临近过年就可以选择吉日进行宰杀了。
同时要给远亲近邻、朋友伙伴捎信,约定来吃年猪饭的时间。
届时,寨子里会轮番上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盛况。
3、舂粑粑:舂粑粑与杀年猪、腌腊肉、做血豆腐一样,都是为过年做准备。
舂粑粑要约上几家人才能进行,男人们管碓管揉,女人们管灶。
过年前后,亲朋好友上门拜年,主人就会拿出粑粑来在火盆上烤,以示欢迎。
没有粑粑招待,则会被认为主人家待客不周到。
4、铺松毛:铺松毛是云南的主要年俗之一,年夜饭准备上桌时,大人和孩子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青松毛,年夜饭就放在松毛上,全家人围着可口的饭菜在青松上席地而坐,在清新的气息中享受着美味的年夜饭,象征新的一年清洁平安。
5、吃八大碗:白族人在春节期间,八个人为一桌,一桌八个菜,荤素搭配 ,荤菜为主菜,一般都有定数,每人有两片肉左右,碟中底菜可随便加。
食用完后,用袋子将分到的肉菜,带回家给老人小孩吃,表示把喜气和祝福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