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苗族的禁忌和风俗,苗族有哪些习俗,节日,饮食,服装?

苗族的禁忌和风俗,苗族有哪些习俗,节日,饮食,服装?

发布 2023-12-30 参考 网络

苗族的禁忌和风俗目录

苗族的禁忌和风俗

苗族有哪些习俗,节日,饮食,服装?

苗族禁忌有多少

苗族的有什么风俗禁忌 苗族的有哪些风俗禁忌

苗族的禁忌和风俗

苗族禁忌与风俗

一、待客礼节

苗族人热情好客,每当客人来到苗族人家中,主人会立即盛情款待。在客人吃饭时,主人会主动为客人添饭加菜,客人不必拘泥于礼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行夹取摆在桌子中央的肉或其他食物,因为这是全家人或族人的共同食物。另外,客人不要随便触碰苗家人的神龛和其他的供品。

二、尊老爱幼

苗族人对长辈非常尊敬,吃饭时,先为老人盛饭,待老人吃过后,家中的其他人才开始用餐。在苗族,儿童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备受关爱。在家庭中,父母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爱护弟妹。

三、婚姻禁忌

苗族人的婚恋习俗十分独特,在选择伴侣时,注重门第、生肖和民族等因素。在苗族社会中,自由恋爱受到鼓励,但婚姻的决定往往是由家长或媒人做出。值得注意的是,在苗族文化中,近亲结婚是被禁止的。此外,寡妇再婚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歧视。

四、饮食禁忌

苗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但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禁忌。例如,苗族人不吃狗肉和蛇肉,因为它们在苗族文化中是图腾动物。此外,在一些地区,苗族人也不吃牛肉和羊肉。在苗族家中用餐时,不要用筷子指向主人或用筷子剔牙等不礼貌的行为。

五、节日习俗

苗族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苗年节、龙舟节和赶秋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如唱歌跳舞、斗牛赛马等。在节日期间,人们还会互赠礼物,表达祝福。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节日中,人们会注重祖先的祭祀,表达对先人的敬意。

六、丧葬习俗

苗族的丧葬习俗十分独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打嘎”和“打绕棺”。在葬礼上,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如招魂、送魂等。此外,苗族人在丧葬期间还有一些禁忌行为,如不能唱歌跳舞、不能穿戴红色衣物等。

七、信仰禁忌

苗族人信仰多神教和祖先崇拜。在日常生活中,苗族人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如求雨、驱鬼等。在这些祭祀活动中,人们会遵循一些禁忌行为,如不能随意触摸神像或祭品、不能在祭祀场所喧哗等。此外,在苗族社会中,还有一些与信仰相关的禁忌行为,如不能虐待动物、不能砍伐神树等。

八、日常禁忌

在苗族社会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也需要注意。例如,不要随意进入苗家人的卧室或库房,不要穿戴带有侮辱性图案的衣物等。此外,在与人交流时,不要使用侮辱性语言或做出不礼貌的行为。在与苗族人交往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民族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苗族有哪些习俗,节日,饮食,服装?

一、苗族的饮食习俗

1、、湘西、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

2、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子、燕麦等主食。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把糯米饭和蔬菜一起封存坛内,一、二个月后再取食的醅菜,是一种特具风味的酸腌菜。

3、苗族饮酒十分普遍,凡遇婚丧、节日或亲友来访,都用酒招待宾客。

4、苗族的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

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

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

二、苗族的禁忌习俗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禁忌。

1、在苗家做客,切记不能去夹鸡头和鸡肝吃,按苗族传统的礼节,鸡头是要敬给老人的。

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杂和鸡腿,鸡杂要敬老年的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年纪小的小孩。

2、遇苗家门上悬挂或插在门边的草结、树枝时,不要冒然就进去了,这是苗家人猪牛生产或是请巫师来做法事,谢绝外人进入家门的做法。

3、苗族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

三、苗族的服饰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

1、男子服饰。

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

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

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

2、女子服饰。

各地区的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

四、苗族的节日

1、踩花节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

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

2、打背节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

扩展资料:

苗族习俗来由

1、饮食口味来由

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

2、语言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

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的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3、文字来由

传说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与汉字可能同源,后来失传,这些传说如今已难以考证。

20世纪初,一些苗族知识分子为发展苗族文化教育,创制了一些方言文字,如湘西石板塘创制的方块苗文、石启贵创制的速记苗文,贵州龙绍华运用编制的苗文课本,等等。

苗族禁忌有多少

  苗族禁忌

  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

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

产妇忌吃老母黄牛肉、母猪肉、公鸡肉、小鱼、蔬菜、辣椒等。

有些苗族地区,忌孕妇与孕妇会面,亦忌去别的产妇家,否则会被认为延长产期。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

栽秧时若见秧田有鱼时忌说鱼,否则鱼会吃秧根。

有些村寨,收获小米时留下穗小的不收,若孩子问及,忌说“不要了”,要说“它们未长大”,否则以后小米因伤心而拒绝再长。

在田中忌提及老鼠,惟恐其听到前来糟蹋庄稼,只能以"他们父子"来代称之。

忌戊日,正月立春后,凡遇戊日忌动土挑水。

  丧葬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

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

忌棺内放铁、铜等非银金属及棉花和涂有桐油之物,以为如是死者在回东方的路上买不了水喝,铁、铜还会折腾死才。

在些苗族地区,村寨死人当天,可上劳动,但忌下田。

是日,同村人忌挑柴回家,否则挑柴者会有灾难。

停柩期间,家属忌吃蔬菜。

入葬后1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得出卖或借人。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

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

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

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

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

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

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苗族的禁忌,据不同的支系各有不同。

苗族的有什么风俗禁忌 苗族的有哪些风俗禁忌

1、苗家人最忌外人以“苗子”相称,认为是对苗族人的最大侮辱。

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羊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2、客人至苗家,必以酒相敬,客人若接受,主人会引为知己。

若客人不胜酒力,也要象征羊品咂一下。

3、苗家人杀鸡待客时,总将鸡头、鸡肝、鸡脯奉予老人或最尊贵的客人,将鸡腿送给小孩,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

在一家几代同堂之时,青年男女不应有过分亲昵举动。

4、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羊肉,禁止杀羊、打羊。

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

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

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羊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

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5、苗家人与自然关系亲密,认为无论桥头、树下、屋头、灶旁都有神灵依附。

每逢节庆或贵宾来临,均烧香供奉,告慰祖先,以祈求平安。

客人不宜对这类活动表示非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