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哈尼族的风俗礼节,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简朴介

哈尼族的风俗礼节,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简单介绍

时间 2023-12-27 来源 其他

哈尼族的风俗礼节目录

哈尼族的风俗礼节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简单介绍

哈尼族有什么礼仪及禁忌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民族的节日习俗

哈尼族的风俗礼节

哈尼族的风俗礼节主要体现在节日和婚俗两个方面。

节日方面,哈尼族的主要节日为“十月年”和“火把节”。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定为岁首,举行庆祝。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各家用松柴扎火把,用枯松木研末炒黄做香面,将火把点燃,用香面撒在火焰上发出响声,烘燎家里各屋旮旯及畜厩,有的还撒到田边地角,以示“驱鬼除魔”。然后全村人聚在一起,在火把的火焰映照下边歌边舞,尽情狂欢。

婚俗方面,哈尼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弃妻再娶要向前妻和舅家赔礼。在婚前,青年男女可自由交往,谈情说爱。结婚需双方父母同意,双方情投意合,就请媒人说亲,女方家长同意后,男青年要到女方家参加生产劳动,喝订婚酒,择定日子下聘迎娶。迎娶时,男家要组织迎亲队,女家有对等人数送亲。晚上,燃起篝火,青年男女围在篝火旁,边唱边跳,热闹一夜。新娘有“哭婚”的习俗,出嫁当天早上,新娘、陪伴的姑娘和媳妇聚在新娘房间哭诉,已婚妇女教新娘到婆家后的礼节规矩;未婚姑娘祝贺新娘美满幸福;新娘则与她们道诉别情,向长辈请教生活经验,祝女伴们早结良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哈尼族的风俗礼节,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哈尼族当地人。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简单介绍

1、苦扎扎节:哈尼族的民族节叫“苦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六月年也是个欢乐的节日,红河地区称“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三至六天。

节日里,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角、狩猎、唱山歌,尽情欢乐。

2、十月年: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

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

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汉族的大年初一)。

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3、喝新谷酒: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

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按照老规矩,应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

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背回时无论遇到生、熟人都不打招呼,否则以为不吉。

4、老人节,是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举行。

老人节节日当天,全寨的老人聚 集在青松下以象征健康长寿。

然后由寨里的晚辈举行敬老仪 式。

即晚辈们在鞭炮锣鼓声中向老人们献米酒、糯米饭和鱼 肉鸡蛋等。

接着,老人们在欢歌笑语中跳起圆圈舞。

跳过舞 之后,老人们聚在一起边喝酒边当众讲述儿女对待自己的情 况,孝敬老人的受到赞扬,不孝者则受到批评并当场向老人 道歉。

5、姑娘节。

云南省元阳县碧播山一带的哈尼族,每年农历二月初四要欢度别开生面的姑娘节。

这天,鸡还未叫,男人们就要首先挑回一担水,天麻麻亮时,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烧水,把洗脸水恭恭敬敬地端给慢腾腾起床的妇女。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然后,男人们煮 饭、洗菜、剁猪食、洗碗筷、带小孩,妇女们则悠闲地坐在一旁,或做点针线活,或指挥男人做这做那。

未出嫁的姑娘们,则连针线活也不做。

午饭后,男人们急忙赶到寨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去,按习俗,先到的为勤劳者,后到的为懒惰者。

小伙子们向情人借来女式新衣新裤,打扮成姑娘的样子,在欢快的弦乐声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阳偏西才回家做饭,继续服侍妇女到深夜。

6、敬老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节.清早,老人梳洗后穿上新衣服准备欢度自己的节日。

成年人在家杀鸡宰鸭,备办美餐,小伙子将一棵小松树载在过节的坪场旁,姑娘们挑来清水给它浇下定根水,象征青年们祝愿老人像青松一样健康长寿,永葆青春。

7、吃新米节。

哈尼族居住地区,农历七 月左右,谷物逐渐成熟各户要选择自己的好日子进行卡都匹(吃新米)活动。

过节时家长背着箩筐到地里拿些谷穗回来挂在门上,并且要拿稻俗杆制成窝保 波,在宗格(仓竜)前吹奏三回,表示要吃新粮了,祈求神灵保佑粮食收得多,人不得病,家畜兴旺发展。

要杀一只产蛋母鸡献饭,过年时杀的猪肥肠,猪耳 朵和尾巴也要留到这时献神。

吃新米时要把老米和新米混合在一起煮,这叫做妾都喝扎(即新老交替),意思是老谷老米吃到新谷米上市,祈求年年有余。

哈尼族有什么礼仪及禁忌

哈尼族很重礼好客,在路上遇到熟人或陌生人,总是有礼貌地含笑问候并让路,还热情邀请到家里做客。

客人进屋后,主人首先要请客人喝一碗友谊酒,尔后再敬上一杯香浓茶,如果客人逢节日来访,主人在给所有客人斟完酒后,还要给最先斟过酒的客人再斟一次,表示酒源不断,幸福长久。

席间,老人还要唱劝酒歌,青年人要向老人和客人敬酒。

当客人接酒一饮而尽时,全家人会“嗄!”、“嗄!”地喝彩。

团结互助是哈尼族的传统风尚,如一家建房,全寨的人都要去帮忙;猎手的猎获,见者不论老少均可得一份,表示互相祝福。

哈尼族的禁忌是:产妇分娩,忌外人闯入室内;不能用火塘上的三脚架烘湿鞋;进村时不能披着衣服;禁止砍伐“龙树”和将污秽物扔置“龙树”之下。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 哈尼族的民族的节日习俗

哈尼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

哈尼族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六月年、耶苦扎、活瑟瑟、扎勒特、十月节、昂玛突节、新米节、老人节等。

六月年是哈尼族一个传统的节日,节日期间杀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传统节日,过节期间,人们停止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访友。

昂玛突节是哈尼人重要的节日,在这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大肥猪,然后烧火做饭。

饭菜做好后抬到指定的大街上,桌连桌摆起来,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来吃长街宴。

哈尼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哈尼人灿烂的民族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