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公解梦 > 正文

周公若吐哺天下皆归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告诉我们的道理」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有什么历史故事我们现在常说去“见周公”,意思就是去睡觉了,因为有一本解梦的书借用了周公的名,这个说法也是孔子最先提出来的。但是,如果你以...

今天一早上,无意中看到了明天控股肖建华受审宣判新闻,很是感慨,正好阳明先生也有一些相关的论述,正好借用发挥,遂是写下。

历史上有很多风云人物,例如张良、诸葛亮、范仲淹等,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所在朝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他们这些人物,天资自然必不可少,但是只要有天资就可以成事吗?相信历朝历代皆有英雄辈出,他们各自天赋异禀,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能够显赫一时,何其多。但是大浪淘沙,能够做成千秋伟业、青史留名之人,也是凤毛麟角。这里面既有历史的机遇,也有个人的命数,我想最终还是要靠能否得人心。何为人心,孟子说人心即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此理。阳明继承了孟子的说法,并将道解释为良知,因为张良、诸葛亮等人,既有自己的天资辅助,但更重要的是做对了符合自己良知的事情。而每个人的良知相通,致自己的良知,也是致天下人的良知,这也就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相反的,我们在历史上会发现很多不乏聪明之辈,秦朝的赵高,宋朝的秦桧,明朝的魏忠贤,他们可是万里挑一的能者,聪明才智更是首屈一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是,他们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满足自己一人之私欲,是非不分,残害忠良,有违天道,不合人心。红楼梦有说王熙凤,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也恰是此意,他们最终也没有逃得了历史的审判,被永远地钉在耻辱柱上,为世人所唾弃。在社会上,很多官员贪腐问题严重,无非就是他们良知被蒙蔽,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自以为聪明,可以瞒天过海,为所欲为。道家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佛家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儒家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此警醒,世人不可不察。

上面都是自己的粗浅的认识,若有所误,还请见谅。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下阳明先生的回信内容,希望我们都能有所领悟。

来书云:“聪明睿知,果质乎?仁义礼智,果性乎?喜怒哀乐,果情乎?私欲客气,果一物乎? 二物乎?古之英才若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中、韩、范诸公,德业表著,皆良知中所发也,而不得谓之闻道者,果何在乎?苟曰此特生质之美耳,则生知安行者不愈于学知、困勉者乎?愚意窃云,谓诸公见道偏则可,谓全无闻,则恐后儒崇尚记诵训话之过也。然乎?否乎?’”性一而已。仁、义、礼、知,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质有清独。敞情有过、不及,而蔽有浅深也。私欲、客气,-病两痛, 非二物也。张、黄,诸葛及韩、范诸公,告天质之美,自多暗合道妙,虽未可尽谓之知学,尽谓之闻道,然亦自其有学违道不远者也。使其闻学知道,即伊、傅、周、召矣。若文中子则又不可谓之不知学者,其书虽多出于其徒,亦多有未是处,然其大略则亦居然可见。但今相去辽远,无有的然凭证,不可悬断其所至矣。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如数公者,天质既自清明,自少物欲为之牵蔽,则其良知之发用流行处,自然是多,自然违道不远。学者学循此良知而已。谓之知学,只是知得专在学循良知。数公虽未知专在良知上用功,而或泛滥于多歧,疑迷于影响,是以或离或合而未纯;若知得时,便是圣人矣。后儒尝以数子者尚皆是气质用事,未免于行不著,习不察,此亦未为过论。但后儒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于闻见之狭,蔽于沿习之非,而依拟仿像于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则亦安得以已之昏昏,而求人之昭昭也乎?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你来信说:“聪明才智真的是人天生的资质吗?仁义礼智真的是人的本性吗?喜怒哀乐真的是人的感情吗?私欲和虚伪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古代许多杰出的人物,如张良、董仲舒、黄宪、诸葛亮、王通、韩琦、范仲淹等人,他们德业卓著,这都是从他们的良知中发出来的。但是,却不能说他们是明白道的人,原因何在呢?如果说他们天资卓绝,那么生知安行的人难道还不如学知利行、困知勉行的人吗?我认为,可以说他们认识道不全面。如果说他们完全不明白道,恐怕是后世的儒生因为崇尚记诵训诂才形成的偏见。这样理解对吗?”本性只有一个,仁义礼智是本性的本质,聪明才智是本性的资质,喜怒哀乐是本性的情感,私欲、虚伪是本性的障碍。人的资质有清有独,所以,感情有过分也有不足,而蒙蔽也有深浅。私欲、虚伪是一种病根的两种痛法,并不是两回事。张良、黄宪、诸葛亮及其韩琦、范仲淹等人,都是天资极好的人,自然与道有很多巧合的地方。虽然不能说他们完全通晓圣道,但他们的学问、识见与天道相近。如果他们能明白道,那他们就成了伊尹、傅说、周公、召公了。至于王通,就不能说他不明白圣道,他的书虽然大多出自他的学生和后人之手,也有许多错误,但是其学问的大概还是能看出来的。可是,现在相隔的年代久远,又没有真凭实据,所以不能凭空断定他的学问和道所达到的程度。

良知就是道,良知自在人心,不仅圣贤,普通人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物欲的牵累和蒙蔽,全凭良知去发挥作用,那没有什么不是道的。但是普通人往往被物欲蒙蔽,不能遵循良知。至于所说的这些杰出人物,天生资质就非常明觉,当然也就很少受到物欲的遮蔽,所以良知发挥运行起作用的地方就多一点,自然离道也就更近一些。学习也就是要学会遵循良知去做事。所谓的知学,也就是应该知道专心在遵从良知上用功夫。上面谈到的杰出人物虽然不知道在良知上用功夫,有的人爱好广泛,就会受到其他事物的诱惑,所以他们有时偏离道,有时符合道,没有达到纯粹的境界。如果他们能够认识到在良知上用功夫,那他们就是圣人了。后世儒生都认为他们凭天资才能有所作为,难免有“做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习惯了也不知道为何是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看法也并不过分。只是后来的儒生所说的著和察,也拘泥于狭窄的见闻,受到旧有风气的蒙蔽,把似是而非的现象加以比拟模仿,并不是圣人所谓的著和察。自己都糊涂又怎么能使别人明白呢?所谓生知安行,这知行二字也是从用功上说的。致于知行的本体,那都是良知良能,从这个角度讲,即使是困知勉行的人,也都可说是生知安行的。对“知行”这两个字,更应该仔细考察。

聆听阳明的教诲,希望我们一起进步。

感谢一路同行,与君共勉。

未完待续,更新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