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除夕夜的风俗,广州过年风俗介绍
时间2024-03-15 04:09:31 来源 共享网站广州除夕夜的风俗目录
广东的除夕习俗有哪些
广州过年风俗介绍
广州除夕夜的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年夜饭:广州人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年夜饭,这是一种家庭团聚的传统。年夜饭通常包括鸡、鱼、虾、猪肉等丰盛的菜肴,寓意着“年年有余”。
。
2. 守岁:守岁是广东人的传统,也是广州除夕夜的重要活动之一。家家户户都要在除夕夜守夜,等待新年的到来。人们会在守岁期间吃糖果、瓜子、蜜饯等小吃,还会玩骨牌、斗地主等游戏,以求平安吉祥。
。
3. 贴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广州除夕夜的重要活动之一。人们会在门口贴上对联,寓意着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
4. 放烟花:广州人过年必放烟花,这是一种庆祝新年的方式。人们会在除夕夜点燃各种烟花爆竹,燃放出五彩缤纷的烟花,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5. 看春晚:春晚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节目,也是广州除夕夜的必看节目之一。人们会在家中或朋友家中观看春晚,一起欢度新年。
。
总之,广州除夕夜的风俗丰富多彩,寓意着新年的希望和美好。"。
广东的除夕习俗有哪些
一般,广东的除夕习俗最主要的是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广东的除夕习俗
1、行花街
行花街,也叫逛花市是广州人的一大特色。
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纪初形成的。
那时在市中心藩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一带成为花市。
到了20世纪初,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成为大道,逛花市的人逐渐多起来,以后成了习俗。
从上世纪60年代始,广州的花市设在教育路、西湖路,以后,又在4个老城区各自设花市。
2、卖懒
年三十晚,广东许多地方都有“卖懒”风俗。
以往,除夕之夜,广州市各家各户的小孩一人提一个灯笼,拿一个红鸡蛋和一个慈菇,三五成群地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
”其他小孩看见“卖懒”队伍来了,也跟在后,一起唱那童谣,只见处处烛光闪闪,童谣四起,是除夕的老羊城一景。
3、逗利是
春节派红包相信是各个地方春节都必备的环节。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能挣钱的后辈也会给不能挣钱的后辈和长辈发红包,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辟邪求吉。
压岁钱在广州叫做“利是”,在潮汕地区则叫做“压腰钱”或“压肚腰”。
4、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
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5、斋日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
起床焚香,放炮仗。
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
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广东人过除夕夜吃什么
一、鸡
“无鸡不成宴”。
不止是广东地区,全国各地都有着杀鸡待客的习俗,而到了如今,更是成了宴席必备菜品。
“会吃”的广东人,更是将鸡的做法研究到了极致,白切鸡、葱油鸡…
广东的白切鸡,闻名天下,是当地的特色菜品,基本上每年的除夕夜餐桌上都要有这么一盘菜。
小时候,最爱吃的便是鸡腿,肥美多汁,酥香满口!仿佛把新年里所有的美好,都食在了口中!
二、盆菜
盆菜类似于杂烩菜式,在珠海等地,是过年必备的一项,寓意着“盆满钵满”。
盆菜做法很复杂,所用的材料最少都要八种,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打盆”。
将准备好的食材一层一层的叠到盆中。
这个叠法也是有讲究的,要从淡到浓,一层层堆叠,食材一般为:萝卜、冬菇、青菜、腐竹、猪、鸡、鱼、虾等等。
当食材全部堆叠完毕后,再浇上汁酱,那味道,光是香气就能瞬间勾起腹中馋虫!
不过盆菜制作麻烦,所以现在大都点外卖,或是去到餐厅中预定自取,你会做盆菜吗?
三、油角
油角是广东的特色小吃,每每新年,油角都是少不了的一项美食。
油角寓意来年油润有余、富富足足。
所以到了除夕,在广东最常见的美食便是它。
不过油角各个地方的做法不同,有甜油角、有菜油角,但是制作方法大致都是一样的。
制作方法:角皮是以面粉、鸡蛋、猪油糅合而成,面皮酥脆。
馅料一般都用花生米、白糖、熟芝麻等(如果吃菜的,便换成菜馅),再经过油镬(油锅)炸制金黄,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四、鱼
鱼是广东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菜品之一,至于做什么鱼就看家庭喜好,蒸煮油炸样样精通!
鱼不止在广东是必备菜系,其它地区同样如此,寓意着“年年有余”。
但在广东,鱼得吃法有些不同,为了寓意更好,做得鱼再好吃,也不会全部吃完,保证真的“有余”~
说说广东人常吃的“清蒸多宝鱼”。
多宝鱼肉质嫩、鱼刺少,为了保证鱼的鲜美,往往清蒸才最能体现鱼的美味!你喜欢吃吗?
广州过年风俗介绍
1、年三十:团年饭,行花街。
除夕之夜,吃年饭、守岁和逛花市是老广州辞旧迎新的三件大事,这一天,广州准备除旧迎新,一家相聚共进晚餐,使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行花街”(广东方言:逛花市)是最为人熟知的广州过年传统,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里的情结。
2、年初一:拜年送大桔。
广州俗称的“拜神”不但是到寺庙里拜神,还特指在家参拜神灵和祖先。
不少广州人在初一的中午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希望一年该吃的素菜在这天吃完,往后可以大鱼大肉;而派利市红包传达吉祥意,“利事”,常说利利事事,寓吉祥之意。
3、年初二:开年打牙祭、回娘家。
广州人时兴初二、十六打牙祭,正月初二是一年之中的“头牙”,吃开年饭,所以要做得早,叫做抢头牙。
出嫁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反映的情意却甚浓。
4、年初三:赤口。
年初三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因赤口,希望避免与人发生口角争执,会选择足不出户。
5、年初五:接财神。
接财神回家,如果旧年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祭灶王,旧年发达的要用鸡鸭鱼肉祭拜。
6、年初七:人日。
据《占书》记载,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过去,这天早饭时,家家户户要吃七样菜,又名七宝羹,包括芹菜、蒜、葱、芫荽、韭菜等。
一锅煮,然后全家人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