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风俗习惯,8月15的习俗大约四十个字
发布2024-03-14 09:14:13 参考 会员推荐八月十五风俗习惯目录
八月十五习俗
8月15的习俗大约四十个字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
1. 吃月饼:中秋节最重要的食品是月饼。传统的月饼内馅有豆沙、莲蓉、五仁、蛋黄等,外皮由面粉制成,形状为圆形。
。
2. 赏月: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赏月、赏月亮,享受美好的夜晚。
。
3. 点灯笼:灯笼是中秋节的重要装饰品,许多地方会在赏月的同时点亮灯笼。
。
4. 祭月:一些地方会举行祭月的仪式,祈求月神保佑家庭平安、国家繁荣。
。
5. 玩具猜谜:在一些地方,人们会玩玩具猜谜游戏,猜谜语来增加欢乐气氛。
。
6. 赏菊花:中秋节也是赏菊花的好时机,因为菊花在这个时候已经盛开。
。
7. 陈酿葡萄酒:有些地方有陈酿葡萄酒的习惯,将葡萄酒放置一年后再饮用,以表示中秋节的重要性。"。
八月十五习俗
1、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2、吃月饼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3、祭月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4、燃灯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5、观潮
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8月15的习俗大约四十个字
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八月十五中秋节有哪些风俗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吃月饼赏月,似乎一直都是中秋节的传统。
那么,除了月饼,中秋的传统习俗还有哪些呢?不妨看一下吧
中秋节有那些些传统习俗:
1、拜 月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2、赏花灯
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中秋举办花灯会的习俗。
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都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
花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一种展示。
在广州、香港等地,“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而所谓“放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的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便可使灯飞到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灯象征着希望。
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
3、燃 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中秋节月色明亮,人们会出游,那时候出游是举灯笼的,所以那时候就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燃灯”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
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燃灯放火之风,自汉朝便起。
至唐时,更是成了一种风俗。
到了明清时期百姓便在中秋节之时也有了燃灯的习俗。
4、赏桂花饮桂花酒
中秋赏桂是自古就有的传统习俗,桂花背后的好寓意,除了崇高、美好外,它还与仕途经济挂钩,就是取“蟾宫折桂”的好意头,以期应考得中。
中秋节赏桂花,预示着人们对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赞美。
在古代,人们把桂花及其果作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
因此,中秋佳节赏桂花,饮桂花酒,也是中秋节日的一个习俗,一道靓丽的风景。
饮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物价值。
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
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已是相当久远了。
5、品螃蟹
这是江浙一带的习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节。
一轮满月,一壶清酒,几个老友,一盘大闸蟹,个中滋味让神往的。
回到世俗的生活:不过今天的大闸蟹一定够贵,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留到明天吃也罢。
6、吃田螺
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中秋食田螺,是很多广东人家中秋节的压轴食品,一来民间认为吃田螺可明目,传说八月十五吃田螺,可使眼睛“明如秋月”;二来认为田螺的肥美,也寓意美好;三来田螺有壳,剥壳食肉为“食心(新)转运”之兆义,以求去邪气、晦气。
另一方面,“螺”字与粤语“罗”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罗食”,俗话说“无得食,问田螺(罗)”,中秋夜吃田螺,有丰收之意,代表五谷丰登。
7、烧塔
中秋夜烧塔。
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
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
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现代人们则以“烧塔”来祈求稻谷节节饱满,家里红红火火,亲朋平平安安。
江西、广州等地仍沿袭这一习俗。
8、观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直至今日,钱塘观潮仍是浙江中秋节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此外,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