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风俗,云南风俗文化
发布:2024-03-13 00:45:00 参考 知识库云南风俗目录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风俗文化
。
1. 多民族文化:云南有2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其中以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最为引人注目。
。
2. 节庆活动: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节庆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泸沽湖摩梭族姊妹节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
。
3. 服饰:云南各民族的服饰也各具特色,如哈尼族的彝装、傣族的长衫等,色彩鲜艳、图案繁复,展现了各民族的美丽传统服饰。
。
4. 饮食:云南的美食以清香、鲜辣、口感丰富著名,如过桥米线、汽锅鸡、酸菜鱼等,代表了云南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
总的来说,云南风俗多样丰富,传承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吸引着许多人们前来探索。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云南春节的风俗有:挂甘蔗、铺松毛、吃长菜、饵块、聚财、挑“聪明水”。
1、挂甘蔗
春节前夕,云南各地的农贸市场和年货街上,一根根甘蔗堆成了小山,对比挑选之后人们都会买上两根或者扛起一捆回家。
甘蔗尾部要带点根须,顶上长长的绿叶也不能去掉。
到除夕夜十二点时,要把甘蔗根朝上叶朝下放在门后,表示“翻梢”,预示着一年更比一年高。
2、铺松毛
门前栽“松蓬”是老昆明人过年的习俗,以前过年时每户人家都要从山上挖一棵松树回来栽在门前,树下用松毛做一个包,插上香,乞求来年的好运气和家人平安幸福。
在农村,过年有的家里不只要门前栽“松蓬”,家里地板上还要铺松毛,一屋子的清新气息。
象征新的一年清吉平安,这个习俗应该是在全国独有的吧。
3、吃长菜、饵块
吃长菜,是老昆明年饭中最重要的一碗菜之一,也是很多人儿时深深的记忆。
寓意是长吃常有,长长久久。
昆明人的长菜一般是青菜或者蒜苗一根根长长的煮出来。
4、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招致霉运。
如果非扫不可,只能从外往里扫。
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而破财。
5、挑“聪明水”
春节是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
每年除夕晚上,布依族同胞都会通宵达旦地守岁。
新年初一清晨,姑娘们争先恐后到井里挑“新年水”,又称“聪明水”。
云南风俗文化
一、傣族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云南各地的傣族,都以“泼水”的形式来庆祝,所以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
“泼水节“是云南少数民族的数百种节日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
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区,全州各地都有“泼水节”,其中尤以景洪市每年举办的“泼水节”规模最大,盛况空前。
“泼水节”一般从傣历新年的第3天(4月15日)开始。
这一天彬彬有礼的傣家儿女,取来清洁的水,用树枝蘸取,互相泼洒,以示为您洗去一年的尘垢,祝福您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平安。
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性的狂欢活动,“水花放,傣家狂”,人们提桶端盆取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睑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占祥、幸福、健康。
二、 彝族火把节
云南的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
同时也是彝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5日(阳历7月8日-9日),彝族人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弹着月琴、大三弦,吹着芦笙来参加火把节。
人们高举火把汇集在村头、寨边或广场上,然后在松林、田间奔驰,表示驱除虫害邪恶,以求丰收幸福。
每年逢火把节的晚上,从昆明到路南县石林风景区的中外游客有数万人至十几万人,每个人手持火把,与彝族人民汇集在石林风景区,把整个大地照得通红,形成灿烂耀目的火海。
为给旅游者助兴,当地政府还在石林风景区组织放礼花,整个夜空五彩缤纷,使观者目不暇接。
三、白族三月街
云南大理三月街,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开始历时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盛会,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欢聚的节日。
三月街每年都按时在苍山东麓、大理城西举行。
这期间诸商云集,环货山积。
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艺品、土特产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优秀的文艺节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选最好的骑手参加赛马。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三月街的规模越来越大。
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几十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参加这一盛会,在全国或云南亦属少见。
四、哈尼族长街宴
每年农历12月初(阳历10月10日左右),是元阳县俄扎乡哈播村哈尼族的春节--昂玛突节。
昂玛突节是哈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
每当节日的头天,村中龙头就到村头的龙树林中央摆设祭桌,宰杀无杂色毛的龙猪,敬请龙来和大家共度佳节。
请龙完毕,龙头就把龙猪肉切成与全村户数相等的块数分给各家各户吃。
昂玛突节的第二天,家家户户要做黄糯米、三色蛋、猪、鸡、鱼、鸭肉、牛肉干巴、麂子干巴、肉松、花生米等近40种哈尼族风味的菜肴,准备好酒,抬到指定的街心摆起来,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摆成一条700米多长的街心宴(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这是中国最长的宴席。
扩展资料
云南各个民族除回族、满族、水族通用汉语外,其余都有自己的语言,使用的民族文字共22种。
其中,傣族文字语言与泰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
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历史悠久,东巴文字是迄今还在传承的象形文字。
云南有曲艺83种,为全国之冠,其中少数民族曲艺56种,汉族曲艺27种。
彝族歌谣据统计有七十二调,大的有梅葛调、青棚调、阿色调等。
大理地区白族曲艺发展成熟,产生了三腔、九板、十八调。
哈尼族曲艺种有哈巴、腊苔、优历克等,分布在哈尼族不同的支系民众中。
傣族神话传说与古歌谣结合,产生了民间说唱艺术章哈。
纳西族形成了有故事内容的说唱艺术纳西大调,傈僳族曲艺尼丹木刮,佤族曲艺柏巧、唠琼嘎卜(木鼓说唱),苗族曲艺然更、巴腊叭,拉祜族曲艺嘎门可等,都有大量的神话传说曲目,它们与民间歌谣结合,通过原始宗教祭师和歌手的演唱,流行在各民族当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