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闽南的冬至风俗,冬至这天,闽南地区为什么要扫墓。有什么典故

闽南的冬至风俗,冬至这天,闽南地区为什么要扫墓。有什么典故

发布:2024-03-10 03时 来源 其他

闽南的冬至风俗目录

泉州人冬至吃什么?

冬至这天,闽南地区为什么要扫墓。有什么典故

冬至团圆的由来

1. 吃汤圆: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来庆祝。汤圆是由糯米粉制成的,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2. 过冬至节: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摆放水果、糖果、糕点等各种美食,以示庆祝。同时,也会在家中祭拜祖先,祈求家庭平安、健康和幸福。

3. 捣年糕:在冬至这一天,家庭会一起捣年糕,象征着家人团聚和和谐。同时,还有“捣出红来,事业兴隆”的寓意。

4. 煮饺子: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也会煮饺子来庆祝。饺子是由面粉皮包裹着各种馅料做成的,象征着财源广进和丰收。

5. 贴窗花:在冬至这一天,人们也会在窗户上贴上各种花朵、福字等装饰物,以示庆祝和祈求好运。"。

泉州人冬至吃什么?

泉州人冬至吃圆子。

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

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

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

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

古人云“冬至一阳生”,认为冬至是一年中白天增长的转折点,阳气开始强盛,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在这一天,泉州吃圆子,寓意全家一年到头圆圆满满,也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冬至,闽南人又俗称为“冬节”,民间有谚语称“冬至小年兜”,即冬至是跟新年一样颇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吃汤圆、祭祖等习俗。

冬至这天,闽南地区为什么要扫墓。有什么典故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团圆的由来

河南地区流传著这麼一则有关冬至的传说河南南阳有个名医叫做张仲景,医术十分高明。

不管是什麼样的疑难杂症,只要经过张仲景的治疗,都可以迅速痊愈。

人们都尊称他是个医圣。

张仲景原本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后回到河南老家。

还乡的时候,正是酷寒的严冬。

他走到白河岸边,发觉河面都冻成了冰。

来来往往为生计奔忙的乡亲们,穿著单薄的衣服,面黄肌瘦,连耳朵都冻烂了。

张仲景看了,心中著实感到不忍。

等他一回到家,登门求医的人接踵而至。

门前车马杂沓,全是乡里官宦富豪人家。

张仲景从早忙到晚,可是心中仍记挂著那些冻伤耳朵的穷乡亲们。

到了冬至那一天,他就把家中的工作交给弟子们,自己到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给穷人舍药治疗冻伤。

药方的名字叫做「祛寒娇耳汤」。

做法是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

来乞药的人们,每人都给一大碗汤,两双娇耳。

大家吃了祛寒娇耳汤后,只觉得浑身温暖,两耳发热。

张仲景一直舍药到年三十,终於把乡亲们的耳朵全治好了。

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事一直在民间流传著。

为了纪念他为人们治病的恩德,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都要包娇耳吃。

「娇耳」又称「饺儿」,也就是现在我们所吃的饺子。

传说吃了冬至饺子,包管耳朵不会冻伤。

中国南方则在冬至吃糯米团,并且要搓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黏在门环上。

关於这个习俗,也有个相对应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年冬至,闽南的一个城里来了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们是一对夫妇带著一个女儿。

在天寒地冻的严冬里,乞丐的妻子终於因体力不支而一病不起。

为了筹钱埋葬妻子,老乞丐只得忍痛把女儿卖给人家作奴婢。

一想到要离开相依为命的老父亲,女儿伤心得晕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了一碗米汤,一口一口的把女儿灌醒。

老乞丐又讨来了几个糯米圆充饥。

可是父女两个互相推让,谁也不肯先吃。

老乞丐就对女儿说:「今日离别,就像这粒糯米圆分成两半,咱们团圆的时候再吃圆子好吗?」说完,两人含泪吃完了圆子,就依依不舍的分手了。

自父女两人分手后,又过了三年,老乞丐却毫无音讯。

每年到了冬至,女儿就更加的思念父亲。

她想,也许父亲现在仍穷困潦倒,不愿见面,那该如何相认呢?她就想了个办法,对主人说:「今天是冬至,家家都吃圆子,那门神也该敬敬他。

」主人同意了。

她就搓了两个又大又圆的糯米圆粘在门环上,她想,这样一来,父亲回来,看到门环上的冬节圆,一定不会找错门。

谁知道,老乞丐还是没有回来。

第二年,女儿又把冬节圆粘在窗门、猪舍、牛舍、牛头上,寄托对父亲的思念。

左邻右舍取其团圆、吉利的含义,也照样去做。

这个习俗就这样传偏了闽南、潮汕一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