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不好的风俗,端午节有什么禁忌没有?
来源 其他 时间2024-03-08 04:32端午节不好的风俗目录
端午节的陋俗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没有?
对端午节习俗的好与坏的看法
。
1. 捉鸽子:有些地方会在端午节期间捉鸽子,这被认为是一种残忍的行为。
。
2. 赛龟:有些地方会举行赛龟比赛,参赛龟在比赛中往往会受到伤害。
。
3. 食用野生动物:一些地方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食用野生动物,这不仅对野生动物构成威胁,还会增加人们感染传染病的风险。
。
4. 纪念屈原的方式:在一些地方,人们通过自残或者自杀来纪念屈原,这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
端午节的陋俗
应废除中国的东北境内某地,至今仍存在着一种每年于端午节例行进行械斗性节日民俗活动的陋俗——宝鞍山端午节械斗性“克仗斗石”民俗。
按照当地方言,这种械斗性的节日“斗石”活动为“克仗”。
克仗斗石:“克仗斗石”是由两村相互掷石为戏的传统斗石活动,原本是村庄内部的娱乐活动,后来逐渐发展为人们端午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端午节这天清晨,两个村子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子,站在山丘上互相叫阵,并朝对方扔石头;再过一会儿到了上午,由岁数较大的长者出面叫阵,一边叫阵一边继续互扔石头;11时左右,各方回家吃午饭。
等到午后两点钟,“克仗斗石”正式开始,这时候,种地的也不种了,小商小贩也不卖货了,家家户户关上门窗,跑到山丘上去看热闹,每个人都是兴冲冲的。
双方互掷石子,在这一天,被石子打伤、打残都不能报官、不索赔、不怨恨。
端午节有什么禁忌没有?
端午节禁忌:农历五月五端午节,民间认为这一天不吉利,有“躲午”的习俗。
周岁以内的婴儿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家家都在门旁插艾蒿以驱避邪秽,小孩身上要佩戴棉布缝制的狗、小人等,这些东西要小心保护,忌讳丢失,否则年内将有灾难。
躲过端午之后,要将所佩戴的东西扔到水里,以祛除灾祸。
对端午节习俗的好与坏的看法
端午,在所有传统节日当中,罕见地带着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所有的传统节日中,大概只有端午节明确地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
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
这多少让这个国家和民族,沾染上了诗性意味。
端午节,既是民俗意义上的,更是诗意的、浪漫的。
维持这一传统节日于不坠,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维护了传统的高贵尊严,以及最后的文化记忆之一。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端午的各种习俗反而不太重要了。
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也许会随着新时代的变革而消逝,也许会作为新的形态(比如作为体育活动的赛龙舟)而存在。
事实上,这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传统的现实存在,必然经由一个“创造性转换”的过程。
换言之,传统存在的形式和内容,只可能去适应现代社会,而不会是现代性跪伏于传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