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风情风俗,英国的风俗习惯
发布:2024-03-02 01时 参考 网络转载英国风情风俗目录
英国旅游胜地及人文习俗 ;禁忌
英国的风俗习惯
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其风情风俗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
1.下午茶。
。
下午茶是英国人的传统习惯,通常在下午3点左右开始。人们会喝茶、吃点心和面包等小食品,与家人或朋友聊天,享受悠闲的时光。
。
2.烤茶饼干。
。
烤茶饼干也是英国的传统食品之一,是由麦芽粉、糖和黄油等制成的小饼干,口感酥脆,味道香甜,与下午茶是绝佳的搭配。
。
3.绅士与淑女。
。
英国人有着深厚的绅士和淑女传统,他们注重礼仪和待人接物的方式,例如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谦恭有礼,尽量避免冲突和争吵。
。
4.皇室文化。
。
英国拥有悠久的皇室历史,皇室成员是英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英国人对皇室有着深厚的敬意和热爱,例如皇家婚礼和加冕典礼等都是英国人民的重要节日。
。
5.足球文化。
。
足球是英国人最喜爱的运动之一,足球比赛也成为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在足球比赛中,球迷们会穿上自己支持的球队服饰,加入到热烈的氛围中去。
。
总之,英国的风情风俗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值得我们去探索和了解。"。
英国旅游胜地及人文习俗 ;禁忌
1.民俗风情
①新年习俗
英国人认为新年已在圣诞节的12天节期之内了,所以很多地方显得不那么重要。
在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过年却被认为比圣诞节重要。
除夕夜全家围坐,丈夫还要赠一笔钱给妻子,作为新的一年中缝制衣服的针线钱,象征新的一年里家庭温暖。
直到午夜12时,各教堂钟声齐鸣,人们便互相接吻,祝贺新年,也有许多人跑上街头,手持威士忌与街上人一边喝酒一边跳舞或高唱《友谊天长地久》这首闻名的苏格兰民歌,音乐停下时,人们不管是不是熟人,都互相拥抱、接吻,如此狂欢半夜,午夜过后家家门户大开,亲友之间互相拜年。
②礼节、礼仪
英国人注重礼仪。
上层社会讲究“绅士淑女”风度,讲礼貌,不随便,不轻易动情 表态,衣食举止都有一定礼节。
英国人见面很少握手,更不像东欧人那样常常拥抱,他们一般都在出外远行、久别重逢才握手。
男女之间除了热恋者外,一般都不手拉手走路。
③饮茶习惯
除了中国人外,英国人可能算是世界上最爱喝茶的民族了。
英国人每天喝茶的次数多得惊人,若按内容分,则有牛奶茶、和清茶,一般早起就要就喝一杯浓红茶,上午10时半左右和下午3时半都要饮茶,上班亦不例外。
作客时饮茶要一饮而尽表示赞赏,英国人还特重视喝茶艺术,从沏茶到喝茶、收茶都有严格的规矩,两百年来几乎没做多大改变,英国人的保守由此可见一斑。
④禁忌
英国人忌用人像做商品装潢;忌用大象图案等,认为大象是蠢笨的;视孔雀为淫鸟、 祸鸟,把孔雀开屏看作是自我炫耀;英国人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婚姻、年龄、职业、收入等私事;从不直截了当的的说;“上厕所”,而是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洗手”等等。
2.主要旅游胜地
①伦敦城
伦敦是英国首都,也是世界十大都市之一,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
伦敦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伦敦城并非整个伦敦而是伦敦市32个行政区中的一个特殊行政区,被称为伦敦城中之城。
伦敦城有独立的行政机构,设市政厅、警察厅和法院,市长冠以男爵爵位,地位比大伦敦市政委员会主席还高了,英国皇家军队是被禁止入城的,就是女王进城也要在城门口停车等候,待市长把“市民宝剑”呈上后方能入城。
如外国贵宾到伦敦城,市长要把城门的“钥匙”赠给外宾,以示隆重欢迎。
② 西敏寺
西敏寺又名威斯敏斯特教堂,位于伦敦国会大厦西侧,是中世纪英国哥特教堂之一 。
教堂长156米,宽22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
自教堂建成以来,一直是历代国王加冕典礼和皇室成员结婚的场所。
1952年6月2日女王伊丽莎白就在这座教堂接受
加冕。
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爱德华、伊丽莎白一世等都葬在这里。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教堂被王朝独霸的现象改变了,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占有一席之地,如狄更斯、达尔文、牛顿、莎士比亚等或葬于这里或在这里有纪念碑。
①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宫。
初建于1703年,是白金汉公爵的公馆,1761年,英王乔治三世花了21万英镑买下了这座公馆,作为国王生活区,1838年维多利亚女王接替王位后,成了历代君主的住处。
白金汉宫多次重建扩建,才形成了一座规模宏伟的三层长方型建筑群。
白金汉宫卫士换岗成了旅游者必看的“景致”,每天(冬季为隔日)11时30分,接班的卫士由鼓笛队前导,沿着林荫大道吹吹打打走向白金汉宫,在广场与即将下岗的卫士分厢列队,此时,一支更大的队伍随着军乐队的进行曲,由御林军旗先导也来到广场,随后是骑兵队;换岗操演,走出各式队形,使游客大饱眼福这套仪式正好12时结束,它既是皇宫卫士的换岗仪式,也是颇能招揽游客的娱乐表演。
②伦敦蜡像馆
伦敦蜡像馆由法国的杜骚夫人于1935年创办。
蜡像人馆共分四层。
地下室展出欧美国家的刑具,如断头台、绞架、电椅,室内灯光暗淡,还有处刑模拟表演,再配声光设备看了令人毛骨悚然,简直是一个恐怖室。
第一层展示了特拉法加海战一幕,展厅内枪声隆隆,火光闪闪,展现了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浴血奋战的场面,使人仿佛亲临战场。
第二层展示了著名人物蜡像,如拳王阿里、球王贝利、著名喜剧大师卓别麟、影星玛丽莲·梦露等,面对这些作品似见其人。
第三层主要展出当代和近代一些世界政治名人蜡像,有已故的列宁、毛泽东、华盛顿、林肯、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还有撒切尔夫人、施密特等人的蜡像。
虽然门票价格不断涨,但观众依然是有增无减的……
英国的风俗习惯
礼仪习俗
见面:英国人彼此第一次相识时,一般都要握手。
除了热恋中的男女,步行时一般人都不手拉手。
英国人不喜欢别人干扰他们的个人生活。
当你去访问一个英国人时,得先在门口敲门,一直等到他说“请进”,才能进去。
先生们进屋脱帽,而女士们则不必在室内脱帽。
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是天气,往往也是第一个话题。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盥洗室与去“100号”: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
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
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说“我要去那个地方”。
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去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送礼和给小费:在英国,仅限于给侍者和出租车司机小费,在饭钱和车费之外多付1/10或1/8的钱。
旅店的侍从或铁路搬运工为你服务之后,您也要付少量小费。
----------------------
节日:
主要有圣诞,新年,复活节(3月-4月某一天,春分后第一个星期日),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四),其他还有BANK HOLIDAY(4月,5月,8月,圣诞节后,一共有四个不定日期的和其他节日相关的星期一),还有皇室宣布日(一般是女王生日等),以上说的是休假的假日,其他还有很多和国际上分享的节日,比如情人节阿,万圣节阿,母亲父亲节阿,都是不休假的。
BANK HOLIDAY和女王生日是英国比较特色的节日。
---------------------------
饮食
不善于烹饪的英国人,中午或者晚上经常也就是三明治或汉堡。
最多就是煮一些清水的豆子吃。
以下是我本人的观察:
土豆是英国最常见和利用的食物。
烤一个大土豆,切开,里面放上不同的陷料(比如沙拉,肉酱等)。
英国本土比较有名的食物还有FISH&CHIPS,金黄色的炸鱼十分鲜美,还有外酥里嫩的宽薯条(和麦当劳的不一种),撒上盐和英国的红醋,味道很好。
本地布丁也是英国特色食物。
现在的英国由于以前殖民了很多国家,所以食物也很多元化,最常见的就是印度的KEBAB了,一个饼里面加上各种蔬菜,酱料,是HOT(英国把正餐分冷食或热食)的好选择。
英国的下午茶是非常出名的。
英国的茶,主要有下午茶Afternoon tea(下午4点左右,而非香港般的3点15分),和餐饮High Tea 也叫Meat Tea(下午5-6点)。
下午茶主要吃茶点,喝茶或咖啡,而High Tea一般则有冻的肉食,而且不一定喝茶。
英国的茶出名,应该是指印度的大吉岭红茶与伯爵茶、或锡兰高地红茶。
当时该地都为英国的殖民地,传统来说,所谓英国红茶,其实就是锡兰红茶为主了。
--------------------------
和我们不同的,英国是一个保守而有礼貌的国家,可能让你觉得甚至有些冷淡和死性。
新一代的英国人很疯狂,不过有意思的是他们老了以后,还会变成很传统的英国人。
而我感觉,我们的孩子小时候被管的很规矩,长大了自由了却经常出格了。
英国社会非常有制度,插队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和白眼。
事实上他们不会有人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