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喝酒风俗,白族的日常风俗都有哪些?
2024-02-26 09:26 参考 共享网站大理白族喝酒风俗目录
白族的饮酒习俗
白族的日常风俗都有哪些?
家乡的饮酒习俗 一千字左右
大理白族是以酒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其喝酒风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酒是欢聚的象征。大理白族人喜欢在家庭、朋友之间分享美食和酒,一起欢聚,表达友谊和感情。
。
2. 酒是祭祀的重要仪式。在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和宗教仪式中,酒是必不可少的祭品,用来祈求神灵保佑和祝福。
。
3. 酒是商务交往的重要手段。在商业活动中,大理白族人喜欢用酒来交流和沟通,以此建立信任和友谊。
。
4. 酒是婚礼庆典的重要元素。在大理白族的婚礼上,喜酒是必不可少的庆祝活动,新郎新娘和婚礼宾客们都会举杯畅饮,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祝福。
。
总之,大理白族的喝酒风俗在其社会、文化和人情味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其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的饮酒习俗
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
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
著名的 三道茶 就是白族的待客礼。
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
白族的日常风俗都有哪些?
居住: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语言文字: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
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
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民族艺术: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宗教信仰: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民族节日: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
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
年节最为隆重。
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
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
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
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
祭祀: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如果是新丧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张肉、排骨、酥肉、酿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鱼包肉馅,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
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
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
食俗: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
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
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
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烤茶,全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吃“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如乳扇,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
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酿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
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婚俗: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
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
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礼仪: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
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待。
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
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
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家乡的饮酒习俗 一千字左右
壮族讲究礼节,热情好客。
请客时,只有长者才能与老年客人同坐正席,年轻人必须立在客人旁边,为客人斟酒后才能入座。
年轻妇女不能到堂屋的宴席上共餐,能饮点酒的老年妇女可以。
壮族传统,一家的客人就是全寨人家的客人,来客往往会得到各家轮流邀请;特别是贵宾,有时一餐要吃五六家。
经常是客人在第一家刚入席,第二、三家已派人站在身后等待相请。
按壮族习俗,客人是不能推辞的。
有经验的客人决不在第一家就吃的酒足饭饱,一定要想到还有其他邀请。
对壮族来说,谢绝邀请是失礼,喝醉了失态会丢脸。
广西大新县壮族人家待客时,主人先给客人和自己斟杯酒,主客共饮“交臂酒”后,客人才能随意餐饮。
壮族唱酒歌敬酒,歌词甚美:“锡壶装酒白涟涟,酒到面前你莫嫌。
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
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
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
”
广西隆林等地的壮族议婚过程要吃“八字酒”:定亲以后,男方择吉日请几个男子一起,携酒肉等礼品到女家取“八字”。
女方在祖宗牌位前点灯、烧香、敬酒,案上摆若干碗酒,将姑娘的“八字帖”藏某碗底下。
男方一人去端碗寻帖,如无帖则需饮尽碗中酒,方可再端下一碗,直至发现“八字帖”为止。
取到“八字”后,女家用男方带来的酒肉设宴招待媒人和女方亲友,通常媒人喝不醉休想告辞。
四月初八是壮族的脱轭节,中午各家摆酒席,全家围桌而坐,家长牵一头牛进来围桌绕行,边走边唱祝词。
喂牛之后,送回圈中,全家方进餐饮酒。
广西壮族家中有人去世后,即刻用清水煮的柚叶水“浴尸”,穿寿衣,仰置堂前,由死者的儿子捧酒杯跪灵床前,用食指蘸酒点于死者双唇,意为敬美酒送死者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