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历二十七风俗,农历腊月二十七的习俗有哪些?
参考 网络转载 2024-02-19 13:43:34南方农历二十七风俗目录
廿七的风俗习惯简单
农历腊月二十七的习俗有哪些?
廿七的风俗习惯简单
春节是中国传统中最为隆重和富有特色的节日,也是最为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
通常指农历正月初一,即一年的开始,又称为阴历年,常被俗称为“过年”。
在民间,春节的传统意义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直至正月十九结束,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达到高潮。
腊月二十七的习俗,是农历十二月廿七,也是过年的前夕。
民谚有“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的说法。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街赶集,集中采购。
与平常的赶集不同,腊月二十七的赶集主要是为了购买年节所需的物品,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小孩子的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头花饰物等。
这一天的集市热闹非凡。
在汉族的传统民俗中,腊月二十七和二十八是集中洗澡、洗衣的日子,以去除一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七的洗浴被认为可以“洗福禄”。
由于民间传说正月不宜剃头,否则会“死舅舅”,因此人们通常会在腊月二十七之前剃头理发。
这个习俗源于清代,当时满族入关后,强制汉人剃头留辫,违者格杀勿论。
这种剃头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了对明朝的“思旧”,后来误传为“死舅”,形成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
腊月二十七也被称为宰年鸡、赶大集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不仅要宰杀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
通常这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商家会尽可能在这一天卖出所有商品,因此可能会让价,消费者容易买到便宜货。
这一天,集市上的年节物品琳琅满目,包括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玩具礼品和头花饰物等。
因此,各地在这一天都非常热闹。
农历腊月二十七的习俗有哪些?
根据万年历农历查询,我们可以看到,2015农历腊月二十七就是新历2015年2月5号,星期五。
这一天是丙申年(猴年)庚寅月丁巳日,六九的第一天。
腊月二十七习俗
1.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
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2.宰鸡赶大集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是说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
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
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