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广东润月有什么风俗,年初一般是什么时候

广东润月有什么风俗,年初一般是什么时候

发布:2024-02-18 07:47 参考 会员推荐

广东润月有什么风俗目录

农历七月十一是什么日子?

年初一般是什么时候

今年的农历有两个5月,我们是不是也有两个端午节了?

农历七月十一是什么日子?

农历七月的节日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另一个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那么,到底有没有农历七月十一的节日呢?农历七月十一又是什么日子呢?

简言之,农历七月十一的确有的地区过节日,但不是全国性的节日,只能说是地区性的节日。

一、有些地区流行从农历七月十一开始过中元节。

中元节从古至今是全国性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又叫七月半)这一天过节祭祖,与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一起称为“三大鬼节”。

这三个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祭祖。

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即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

在不少地区,中元节过得很隆重,从农历七月十一就开始过节祭祖了,一直延续到农历七月十五,甚至有的地方还延续到农历七月十六。

因此,这些从农历七月十一开始过中元节的,就把农历七月十一至七月十五(或七月十六)这几天都称为“中元节”了。

二、汉族客家人把农历七月十一称为“山歌醮(读jiào)”。

山歌醮是汉族客家人传统民间节日,流行于广东梅县、五华一带。

每年农历七月十一至十六举行。

这天,当地人要为五显帝君即传说中的火神做寿诞。

一位民间女歌手,登上五华县古塔顶上,与八方歌手对唱应答,通宵达旦气氛热烈,当地叫做“山歌醮”。

这个节日蕴含着驱灾避难的意思,后来逐步发展为民间歌会。

三、惠安有人把农历七月十一称为“无头节”。

据《惠安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倭掠辋川,积骸盈野。

”由于屡受倭寇侵扰,建造了辋川城,老百姓全部居住在城内。

有一年农历七月十一,倭寇又来侵扰惠安沿海一带,收买了城内奸细,暗中约定开城门的时间。

奸细唯恐倭寇伤及家眷,便与倭寇事先议定“凡本角落家人不能杀”,并以手臂缠黑带来区别。

这一消息一传,大家都照办,倭寇攻进城后,辋川城内大部分人都在臂上缠黑带,避开杀祸,唯独居住在烟楼山西边的标美陈氏家族不知情而被杀无数,只有少数人侥幸逃出城外避难。

后来,沿海倭乱全部平息,逃出城去的标美百姓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五才回城过春节。

为了不忘辋城农历七月十一的灾难,纪念正月初五的返回家同,辋川标美陈氏每年就增加农历七月十一和正月初五两个节,称“无头节”。

四、上海崇明人在农历七月十一瓜斋节,在这一天流传吃瓜习俗。

年初一般是什么时候

正月初一,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通常指农历元朔日,它是一年之始。

农历是在夏历(阴历)的基础上融合阳历成分从而形成的一种历法。

夏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

夏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和一年四季无关。

因而不能反映季节转换用以准确指导农事。

夏历虽不能反映季节准确指导农事,但其有一大作用是可以反映潮汐现象。

为了解决阴历不反映季节,于是加入了阳历成分,使其与回归年相适应,用以指导农事,形成阴阳合历,农历便是阴阳合历的一种。

农历是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每一次月相朔望变化为一个月,参考太阳回归年为一年的长度,并加入二十四节气与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

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它是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春节习俗:

一、年夜饭

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

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

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蚝豉(寓好市)、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莲藕(寓聪明)、生菜(寓生财)、生蒜(寓会计算)等以求吉利。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二、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春节习俗之一。

压岁钱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三、守岁

守岁,又称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

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

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的地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即通宵守夜。

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正月初一

今年的农历有两个5月,我们是不是也有两个端午节了?

核心提示:今年农历闰5月,不少市民对是否要有两个“端午节”、放两次假产生疑问,那么 端午节放几天假 呢。

民俗专家说的 09年端午节放假 ,尽管今年是农历闰五月,但“端午节”只有一个。

而下一次闰五月将会是在2028年,2039年也有一次。

北京日报5月12日报道 5月28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由于今年农历闰5月,不少市民对是否要有两个“端午节”、吃两回粽子、放两次假产生疑问。

民俗专家表示,尽管今年是农历闰五月,但“端午节”只有一个。

“端午节”放假三天

市民对于农历闰五月的期待大都是由于牵扯到“端午节”放假。

不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已经公布的“端午节”放假规定,放假时间为5月28日至30日,共3天。

其中,5月28日(星期四、农历端午当日)为法定节假日,5月30日(星期六)照常公休,5月31日(星期日)公休日调至5月29日(星期五)。

5月31日(星期日)上班。

从放假角度来说,“端午节”实际上只能过一次。

“端午节”只有一个

至于这个“多出来”的农历五月,北京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尚鸿介绍说,闰五月并不代表就有两个“端午节”,因为按照民俗的相关规定,任何一个节日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固定名称、固定习俗和固定日期,今年就涉及到固定日期的问题。

“端午节”应当是阴历第一个五月的“午日”,所以今年只有5月28日才称得上是“端午节”。

不过尚鸿认为,由于商家促销的考虑和北京外来人口众多、各地习俗不同,闰五月粽子依然在货架上销售的现象是极有可能发生的。

“端午和夏至关系密切,有的地方夏至也吃粽子。

广东一带吃热粽子,而北京讲究"热包粽子趁凉吃",所以过去叫卖吆喝的都是"江米的、小枣的、凉凉的大粽子"。

现在生活方便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粽子。

”但对于岁时感强烈的“老北京”来说,只有在“端午节”当日才会感到浓重的节日气氛。

记者咨询了京城几家超市和粽子销售网店,对方均表示,闰五月是否还会销售粽子尚未确定,但继续上架销售的可能性较大。

下次“闰五月”要等19年

北京天文馆科普部李昕表示,农历闰月出现的规律大约是19年七闰,具体置闰规则与廿四节气有关。

大多数月中都包含两个节气,而有时会出现某个月只有一个节气的情况,这时上个月是农历几月,这个月就是闰几月。

至于多少年出现一个闰五月还不能说死。

根据万年历提供的信息,下一次闰五月将会是在2028年,2039年也有一次。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