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腊月风俗,青海藏族人过春节的习俗?
发布:2024-02-18 11:49:52 参考 未知青海人腊月风俗目录
青海土族春节习俗有哪些?
青海藏族人过春节的习俗?
青海的过年习俗
青海土族春节习俗有哪些?
春节是土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节日前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就开始准备,打扫房屋、缝制新衣、杀猪宰羊、烙、炸蒸馍等。
春节一般要过十多天,除夕那天,把院落房屋打扫一遍,贴上钱马、春联、年画,然后吃年饭。
晚上有的讲故事。
有的饮酒唱歌,直至通宵达旦。
大年初一,男人们登上高山煨桑、“放鹿马”(“煨桑”,汉藏合壁词语,意为烟祭。
“鹿马”是一种印了飞马的五色方块纸,在山顶迎风飘洒,表示顺运)。
小孩、妇女就开始穿节日盛装,待东方朦朦发亮时,家族间、邻友间相互拜年。
过年期间,男女老少集中在较宽敞的巷道或打麦场上,转轮子秋,踢毽子,打毛蛋(羊毛绒球),跳安召舞,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结束。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青海藏族人过春节的习俗?
1.
除夕这天,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
人们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示去旧迎新,驱邪降福。
除夕晚上,藏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油饼、奶饼、血肠、手抓肉...
2.
接着,家家户户都在醒目的红桌上摆上象征性的供品“竹素其玛”。
“竹素其玛”即是元宝式的长形大彩盆(类似汉族地区的五谷斗),...
3.
春节期间,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
并用青稞酒、酥油茶.
青海的过年习俗
居住在草原上的藏族人民,在欢度一年一度的除夕时,家家户户的庭堂里,都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庭柱,柱头上绑着抛儿,插满沉甸甸的青稞穗。
到除夕晚上,掸净灰土,修饰穗枝,有些人家箍上一道红纸,有些人家装璜彩色纸,穗子闪闪发光。
佛龛或供桌上净水盅,摆得很长很长,酥油灯照得满屋明亮。
除夕的黄昏,度过漫长而又坎坷世路的老人们,别有一番心思,他们按照传统的仪式:把炒面粥蘸在指头上,在洁白的墙壁上写出“扎西德勒”几个大字。
他们那样地虔诚,每点一点,总要念几遍六安明经咒。
在构成每一字的点中,凝聚着他们希望之光,祈祷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
在除夕之夜,姑娘们的心是最不平静的。
在她们沸腾的心房里,滚动着“卡(kǎ)切”这富有象征意义的字。
“卡切”,意为晨星水。
晨星水是指除夕过渡到大年初一那一刻,背回来的头一桶水。
传说,晨星水是人间最吉祥的水。
它可以献神,可以洁身,可以洗涤一切污垢和不祥,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幸福。
夜十二时,容光焕发的姑娘们,按照民族的习俗,在背水“梢儿(大桶)”的沿口贴上三块酥油,再插上三支点燃的香。
怀抱由柏香、白香青为原料的桑切,披着繁星,争先恐后地去背晨星水。
习俗认为,头一个先到河边点起桑切,并舀上晨星水的姑娘,是最有福气的人。
夜,暮霭沉沉。
星,熠熠泛光。
接踵而来的姑娘们,打破了河边长夜的寂静。
她们的唱歌声、欢笑声、佩环声及嚓、嚓、嚓的脚步声,组成了一曲迎春大合唱。
姑娘们把晨星水背到家中,在洁净的盆内先倒入一些,再注入牛奶少许,按先男后女的顺序,全家洗涤。
“一水洗百净”。
旧的一切,随着晨星水的洁身,一去不复返了。
迎来的将是新岁、新事、新的吉祥。
从初一到初三,相互拜年。
客来亲往,马嘶铃鸣。
每到傍晚,老人们请上讲《格萨尔王传》的艺人,整夜听格萨尔南征北战、降妖伏魔的英雄故事。
男女青年则彻夜跳“锅庄”和“依”,看滑稽戏,欢度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