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过年有什么风俗,过年好!请简述安徽肥西过年的习俗?谢谢
日期2024-02-16 13时 来源 用户推荐六安过年有什么风俗目录
六安过年有什么讲究
过年好!请简述安徽肥西过年的习俗?谢谢
皖西民风民俗作文
六安过年有什么讲究
安徽过年习俗 (1)安徽过春节俗称过年,节日气氛浓厚,无论家人在何处,都要在除夕前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2)除夕的年夜饭是全年最丰盛的一餐。
皖北人吃饺子,皖中和皖南人则在吃饭前要放鞭炮、贴春联、祭祖。
祭祖仪式相当讲究,先上菜,菜要10碟,必须有鸡有鱼。
(3)吃饭之前,长辈要用红纸包钱给每个孩子,称为“压岁钱”。
饭后,全家人围在一起,边吃瓜子、花生、糖果边聊天,看着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天明,这就是“守岁”。
(4)年初一清早起床后,开门要放鞭炮,祭天地,有的地方称接门神。
家人团拜,互相祝贺,吃枣、栗、茶叶、鸡蛋、长寿面,然后出门向其他长辈们拜年。
(5)初一这天不能扫地,茶水也要倒在专备的盆中,不泼出门,意思是不把财气扫(泼)出去。
这天一般不劳动,因而有“赶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的说法。
过年好!请简述安徽肥西过年的习俗?谢谢
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在肥西、六安一带被当地百姓演绎得活灵活现。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人们都关上了大门。
当地风俗是,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
在这段时间内,当地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
年初一早上,主人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了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语。
皖西民风民俗作文
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
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六安风土人情具有丰厚的历史沉积和古朴之风。
居住 旧时皖西地区以农为本,安土重迁。
建宅时,要求前阔后高,“宅坐青山龙虎地,门迎绿水凤凰池”(后山前水),“宁要青龙高万丈,不要白虎抬头望”(左高右低)。
门向多取东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与山墙、烟囱、水流、厕所、道路相冲。
古时城镇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当”,谓可祛邪消灾。
饮食 旧时沿淮地区多食麦、豆、山芋,山区多食玉米、小麦、山芋,圩畈丘岗地区多食稻米。
城乡人民均有自己动手加工食品习惯,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节制豆酱,立冬后腌花菜萝卜,冬至后腌鱼肉家禽,春节前做糯米年糕。
六安人历来好客,旧时宴席菜肴一般为八样、十样,即“八大海”、“十大海”。
婚嫁 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须经以下程序:提婚,又称“提媒”;订婚,又称“下书子”;结婚,也称“完婚”。
完婚当天,男方备花轿、新衣、礼物,由媒人率迎亲队伍送至女家。
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饭”,后由亲人背至轿上,嫁妆前行,花轿随后。
绕至男家,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后入洞房,饮圆房酒,闹新房。
为烘托喜庆气氛,有“赞喜句”之风俗,一人唱贺,众人道好,宾客也可对新婚夫妇适度嬉戏逗乐,谓“新婚三日无大小”。
完婚后,还有回门、会亲等事。
礼仪 旧时礼仪习俗主要有:迎客,宾至主人出门揖迎,宾前主后,入室后让上座,献茶敬烟。
坐席以8人或10人为满,坐次视桌面缝线而定,缝线直对门向,则中堂左侧为上,右侧为次。
敬奉烟、酒、饭、茶等物时均双手捧呈,神情专一,目不斜视。
见面,常见者互相问候,拱手作揖;不常见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辈见亲友,应先招呼。
节庆习俗 六安节庆风俗多彩多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