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过年祭祖风俗,山东滨州过年祭祖的方式都有哪些?
参考 用户推荐 发布 2024-02-02 00:43山东过年祭祖风俗目录
山东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山东滨州过年祭祖的方式都有哪些?
说一说农村过年祭祖,磕头有哪些讲究?
山东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山东过年的风俗:贴春联,或贴福等。
1、辞职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省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的。
“小年”过去被称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神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
所以这一天,人们在家中“祭灶”,设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报喜,祈福纳祥。
2、贴春联或贴福
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在除夕上午举行,早饭后,长辈开始准备各种水饺、炸年货,小人们开始到处贴福,吵吵嚷嚷,贴对了,反过来贴,表示微笑,为人们避邪。
山东过年吃什么?
1、鱼
山东人过年的时候,鱼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祭祀祖先和祭天的时候都要用到鱼。在正月前几天的市场上,卖鱼的商贩们也开始卖力吆喝了。
2、猪皮冻
在山东地区,猪肉皮冻也被称为“冷猪肉”。将煮熟的猪肉放入各种佐料冻成块,食用时直接用刀切成块状。
3、放入香肠
临近过年放香肠也是山东人的习俗。灌香肠用的肉几乎都是猪肉,但制作手续非常繁琐。
山东滨州过年祭祖的方式都有哪些?
腊月二十四“辞灶”,家里女主人在灶前摆上一包糖果、几根麦草,“饱”灶王喂马,甜灶王擦嘴,祝灶王“上天好,下界保平安”须。”
腊月二十五日到二十七日是买年货的日子。
这一天家家户户动员劳动力和有经验的主妇到市场采购鸡鸭蛋和干果新鲜蔬菜。
男人扛着走,女人一边读一边走。“因为是新年,所以要招待客人,慰劳家人,不能吝惜钱。”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置办年货不再是件简单的事,我也会借此机会添置一些实用的电器和汽车。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是大扫除、贴春联的日子,家家户户的年轻人们挽起袖子把墙壁扫得干干净净,捧着金光闪闪、红彤彤、写满吉祥话的春联贴在各门楹上。
30号吃饺子,1号喝团圆酒,2号祭祖,3号走亲戚……春节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讲究和花样,在不经意间散发出浓浓的年味。
大年初二是祭拜祖先的大日子,这一天同姓宗族的男丁都要穿戴整齐,一齐向同宗的各坟头祭拜。
一大早,礼拜的队伍慢慢聚集起来,族长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和几年前一样走在最前面。
开车出行是近年来的新变化,除了坐最好的车辆给族长外,其他车辆分成锣鼓队、鞭炮队、汽车队、汽车队一字排开匀速前行。
来到祖坟前,敲锣打鼓,炮声随着雨水敲打芭蕉的节奏和风雷的震动在人们周围回荡,参拜者们虔诚地跪拜着烧纸。
这时,老人们会对年轻人和少年们说,这个坟墓里的人是哪里的祖先,曾经做过什么大事,得了什么官职等等。
每当接受这样的教育时,年轻一代就会下定决心,要继承先辈的意志,治理国家,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多年后写下这样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初五一般不出门,俗称“破五”
说一说农村过年祭祖,磕头有哪些讲究?
老家是山东的,所以说山东人过年磕头的一些讲究。
山东人最奇怪的是男人磕头,女人不磕头,过年祭祖的时候,也都是男人去,女人全程不参与。
过年磕头,都是长辈带着孩子,一大早起来,挨家挨户去拜年磕头,老人坐在屋里,然后背咚咚的跪着磕头,嘴里还念叨着“奶奶,啊我给你拜年了。”
老人一般会说:“起来,起来,孩子,吃了吗,快把葵花籽装进袋子里。”
后辈说:“不,奶奶,我还有次参拜呢。”
向直系亲属鞠躬,鞠躬后午餐开始。
我们都是除夕在祖坟前,烧纸钱,再磕四个头,然后回家在祖坟牌位前再磕四个头,意思是过年请去世的老人也回家过年我会来的。我们村有五六百人吧。姓有七八个,在我们村,一到春节,不管是不是别的姓,只要有祖先牌位,都要鞠躬。
过年的时候,农村的人要祭祖,很多住在城市的人,也会特意在年前回老家祭祖,这是过年期间的一件大事,不可或缺。
如果哪户人家不祭祖,就是对祖宗不敬,不知道感恩,忘记自己来自哪里,也就是忘本。
这样的人家,会被村里人说坏话,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