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五风俗,大年初五的风俗是什么 正月初五人们要干什么
2024-02-01 02:08 参考 会员推荐春节初五风俗目录
大年初五有什么风俗
大年初五的风俗是什么 正月初五人们要干什么
正月初五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传统风俗。5号是春节的重要日子,风俗也很丰富。下面介绍春节初五的主要风俗。
1.送穷
送穷是五日最重要的风俗之一,意思是送去贫穷和厄运。在这一天,人们会早起打扫房子,收拾垃圾,以驱除贫穷和厄运。扫除是指从家里到外面的扫除,将不吉利的东西一扫而空。打扫完后,为了驱除厄运放鞭炮。
2.交易。
春节期间,很多商店都关门休息。但是在5日,商家会重新营业,迎接财神,祈祷开运。交易开始后,商人们会举行一些仪式。放鞭炮,装饰财神像。交易开始前,还要进行贴春联、挂年画等准备工作。
3.破五。
破五是初五的别名,意思是打破五项禁忌。在初五这一天,人们会打破一些平时的禁忌,比如打破碗、不拘礼节等。这样一来,就可以自由地、不受拘束地生活和工作一年。
4.吃饺子。
在初五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惯。吃饺子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包饺子时,人们会在饺子里放入硬币、糖果等象征吉祥的东西。吃了这些东西,新的一年就会变得幸福。
5.是拜财神
在初五这一天,很多人会拜财神祈求财运。财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被认为是财富的守护神。礼拜时,人们燃放鞭炮,摆放供品,焚香低头等。
大年初五有什么风俗
正月初五的风俗有:“迎财神”商家开市、送穷鬼、捏小人嘴、艮牛犁春、放鞭炮等。
1、“迎财神”商家开市
“开门撞财神笑,吉祥云迎头转。
抬头看喜福星照,正面有寿星鸿运报。
2月5日一早,郑州某商家在微信购物群里发出了一条“迎财神”的祝福短信。商店街在群里给各商店主发压岁钱,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也能支持生意,多买东西。
2、送穷人。
大年初五,打破禁忌,人们忙着送穷鬼,也叫赶五穷。
过去,所谓“五穷”: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俗称穷鬼。
一大早,人们就忙着放鞭炮,驱赶穷鬼。
一般来说,从家里拿出来,看谁最威风,彻底送穷神。
然后,把家里屋外打扫干净,该扫的东西扫,该扔的垃圾扔,把穷神彻底送走。
3、抓住小人的嘴。
也有市民说要吃饺子。
有人说,过年饺子吃多了,想换个样子,炖菜或者去饭店蹭。
5日的传统食物还是饺子。
包饺子时,放上饺子馅,把包子皮一捏一捏捏实,俗称“捏小人嘴”。
艮牛耕春
过了年,春暖了,老百姓过了初五,也开始准备春耕。
据说,在《占岁》的记载中,从元旦到除夕,这六天是六畜日,具体代表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
也就是说,正月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
5、放鞭炮。
清晨,起床,先放鞭炮,去穷祈福。
一开始是从院子里点着火,一边放一边往外走。
把不吉利的东西,不吉利的东西,隐藏在家里的恶气,恶气全部赶走,迎接富贵吉利的东西。
大年初五的风俗是什么 正月初五人们要干什么
正月初五有什么风俗?正月初五人们做什么?
1、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这一天各家用纸做妇女,叫“扫晴小姐”、“五穷妇”、“五穷小姐”,身上背着纸袋,把屋内的秽土扫进袋里,送到门外用大炮爆破。
这被称为“穷送”、“穷嫁”。
2、五祀
五祀是指祭祀土神、户神、灶神、门神、行神五神。
每年一过年,人们往往在5点0分把窗户和门打开,烧香,放鞭炮,点烟火,向财神表示欢迎,迎接五神。
三五成
在民间,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就是说,破五之前的很多禁忌在今天都可以打破了。
按古俗饺子要吃五天,北方叫“煮饽饽”,现在有只吃三两天的,也有第二天吃的,没有不吃的。
这一天可以走亲访友,妇女也在这一天归宁,并开始贸易。
4、打开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都关门,直到正月初五开门营业,民俗认为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日子,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定招财进宝。
5、大扫除
“破五”早晨是人们祈求吉利和幸福的日子。
这一天是禁止走亲戚的,因为如果搞关系的话会给别人家带来不好的事情,所以也不允许去串门。
6、是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祀财神。
在民间传说中,财神是五路神。
所谓五路,就是东西南北中,只要出了五路,都能得财的意思。
7、放鞭炮
5号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放鞭炮。
人们用鞭炮从各家屋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意思是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所有妖魔鬼怪都轰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一点,越远越好,特别是“两足”踢”为“崩穷”,把“黑”、“穷”从家中崩走。
8、吃饺子。
除夕这一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因为包饺子的时候,是用手沿着饺子的边缘揉的。
避免了周围人的谗言。
另外,妇女们会在这一天找出几件旧衣服拆下来,这叫做“拆小人”。
这样才能避免霉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