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的节日风俗,湖南中秋民俗有哪些?
发布 2024-01-30 12时 来源 知识库湖南的的节日风俗目录
湖南过年有哪些风俗?吃饭…
湖南中秋民俗有哪些?
湖南过年有哪些风俗?吃饭…
除夕夜守岁是湖南民间年俗之一,这一晚,灶里的柴火到夜里不灭,全家人聚在一起欢度12点以后。
湘西苗族更有特色。
每年年三十傍晚,一家人都会炒腊肉、烤鱼等佳肴,备谷烧酒,欢天喜地地吃团年饭。
但是,这个时候家人还不能全部就座。
主人全副武装,手里拿着梭子,一个人躲在门的角落里,两只眼睛盯着寨外,防止野兽和外国人的入侵。如果朋友来了,主人会高高兴兴地跑出门外,把朋友拉进屋,吃一顿友好的团圆饭,在地炉里度过除夕夜。
团圆饭多在三十夜,如株洲、长沙、永州;黎明前,也如邵阳、娄底;也有中午的,像衡阳的一些地方。
吃团年饭,一家大小围一桌会餐,最年长者最先尝菜,并要求无论大小桌所有菜都要动筷子,一般沾一滴酒没有的妇女,也象征性的口渴了喝一口酒,讨个吉利。
桌子上的菜很多都很有趣。
例如:鱼圆、肉圆象征团圆,萝卜好彩头、全鸡,寓意“食鸡起家”。一部分的油炸食品是先用油煎后用火炸,所以显示“家运繁荣”。
在株洲、衡阳等地的民间,吃团年饭。蔬菜不用菜刀切得很碎,随便用手撕就可以了。吃的时候也不要嚼碎,慢慢吃。是祈祷父母长寿的意思。
邵阳、怀化,吃团圆饭时,不吃白菜,避免“一年白过了”。
湖南中秋民俗有哪些?
在湖南省的东乡,中秋之夜流行着“偷月菜”的有趣风俗。
相传,在中秋之夜,月宫仙女下界,向世间洒下甘露。
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所以这一夜,人们可以一起享用撒了甘露的水果和蔬菜。
侗家将这种风俗命名为“偷月菜”。
中秋之夜,侗家小姐撑着花伞,选择自己心爱的后生田,去摘瓜摘菜。不会被人认为是“偷东西”。
“喂!”提高声音。你的瓜菜被我拉走了,你去我家吃油茶!”原来如此,是用月宫的仙女来传递红线。
如果能摘到水果的果实,就能得到幸福的爱情。
因此,采摘双生的豆子。
嫂子们这天晚上也去别人的地里“偷月”,但他们希望能采到最肥的瓜或最鲜的毛豆。因为它象征着孩子的肥壮、毛发的健康。
年轻人也有“偷吃月亮料理”的习惯。他们祈祷月亮宫的仙女给自己带来幸福。
但是,只能在野地里煮着吃,不能带回家。
“偷月菜”,让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的欢乐和神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