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春节风俗,台湾的春节怎么过?
来源 用户推荐 发布:2024-01-24 06:57台湾春节风俗目录
台湾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台湾的春节怎么过?
台湾人怎么过春节?
台湾春节的风俗如下:
1. 放鞭炮:放鞭炮是台湾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之一,它代表着驱赶邪魔和迎接好运的寓意。
2. 祭拜神明: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祭拜神明,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平安、健康、幸福。
3. 围炉: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全家团聚,一起享用年夜饭,也称为“围炉”。
4. 压岁钱: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给晚辈压岁钱,寓意送去好运和祝福。
5. 舞龙舞狮: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表演舞龙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以示庆祝和祈福。
6. 逛庙会: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逛庙会,欣赏各种表演和品尝美食。
7. 贴春联: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寓意吉祥如意和幸福安康。
8. 吃团圆饭: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全家团聚,一起享用团圆饭,象征着团圆和和谐。
9. 拜年: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0. 赏花灯:台湾人在春节期间会欣赏各种花灯,寓意光明和幸福。
这些是台湾春节的一些风俗,不同地区和族群可能还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
台湾人过春节有什么习俗?
台湾过春节 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
家家户户贴春联,把象征吉祥、幸福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
家家户户摆供品,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
家家户户吃一餐格外丰盛的团年饭,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即食鸡起家”,以及表示长寿”的韭菜,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就是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馅子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
家家户户围炉 守岁”,在台湾, 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给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年夜饭吃过之后,长辈们便要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给压岁钱”也有讲究,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
家家户户燃放烟花、爆竹,热闹非凡,而且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正月初一。
农历正月初一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桔,意即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
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
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或青橄榄,共品功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
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
正月初二。
初二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日子。
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二之后几天,乡村圩镇都要组织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
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正月初三。
这一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
台湾的春节怎么过?
台湾保留很多古老的传统,由于台湾人多是闽南移民后裔,其风俗和闽南差不多。
“初一场;初二回两家;
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
”———闽南民谣 有人说,这年是越过越无聊了。
隔年米和九鬃芋 除夕夜里要辞年。
按照闽南的风俗,辞年得摆“隔年米”、插“春枝”、供甜米果和九鬃芋。
现在这种风俗也很少见了。
,从前过除夕,供桌上得摆着“隔年米”(也称“过年饭”)、糕果、鸡蛋、红橘、柿饼、九鬃芋等各种菜肴。
“隔年米”得从除夕夜放至大年初一,意为“年年有余”。
在辞年的过程中,九鬃芋算是一件重要物什。
据介绍,这种芋头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闽南语),象征着人丁兴旺、子孙满堂。
跳火墩
按照闽南古老的风俗,除夕那天,团圆饭吃罢,孩子们便都溜出家门,有的追逐嬉戏放鞭炮,有的参加“跳火墩”。
人们把晒干的地瓜藤或其他干草堆集点燃,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来回跳跃,还边跳边唱:“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屋内。
”(闽南语)孩子们一直玩到被家长叫回,长辈们给了压岁钱后,才带着笑容进入甜甜的梦乡。
避债戏
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
对于负债累累的穷人来说,是最怕除夕债主上门的,弄得全家连年都过不好。
为了让穷人们能够过个好年,泉州东街元妙观的道士们便在除夕夜请来戏班,通宵达旦地演戏。
由于看戏的多是穷人,债主若追债至戏场,是会惹上众怒的。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债主不向看戏人讨债的风俗。
因此,这场元妙观主持的除夕大戏,就被称为“避债戏”了。
烧大人
一提起“烧大人”,尤世赞老人不禁扑哧一笑。
那副快乐神情,仿佛又回到了儿时。
尽管已经76岁高龄,尤老先生还能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拿着全家的“替身大人”跟着“师公”(道士)到处游玩的情景。
所谓“替身大人”,是一种纸扎的小假人。
尽管它们一个个只有约十厘米高,制作也十分简单,却承载着将全家人的灾祸带走的“重任”。
根据古时候的传说,不仅人间要过年,天上的仙人到了年底也有仪式。
一到年底,天兵天将们就要换防了,这时候,家家户户就按着家里的人口数扎起小纸人,再派个代表———往往是家里的小孩子,拿着全家的“替身”,跟着“师公”周游铺子做法事,将全家来年的灾祸都附在小纸人上,请求天兵换防时,将纸人和灾祸一起带走。
“
台湾人怎么过春节?
台湾春节很热闹
不过基本上习俗都差不多
除夕围炉
初二回娘家
另外的宗教习俗要安太岁、点光明灯祈福等等
所以春节期间台湾的寺庙会比平常活络3、4倍
我这几天和家里的人去拜拜
人多到根本就动弹不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