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端午节的风俗,北方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2024-01-18 16时 来源 会员推荐北方端午节的风俗目录
北方过端午有哪些习俗?
北方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北方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以下几点:
1. 佩戴五彩丝:在北方,端午节时有佩戴五彩丝线的习俗,这是为了辟邪驱毒。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不仅美观,还有特殊的寓意。
2. 佩戴钟馗像:在端午节,北方有佩戴钟馗像的习俗,用来祛五毒、辟邪。但现在这种习俗逐渐被小孩子穿五毒肚兜所替代。五毒肚兜的颜色鲜红,上面绣着蜈蚣、蝎子、蛤蟆、老鼠和蛇五种毒物,据说是为了驱毒辟邪。
3. 吃粽子:北方的端午节也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外皮通常是用粽叶包裹,形状有三角形、四方形等多种变化。人们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粽子,共同体验温馨的家庭氛围。粽子的馅料也有多种选择,如红枣、豆沙、咸肉等。
4. 赛龙舟:赛龙舟是北方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组成队伍划龙舟,争夺胜利。这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寓意着团结一致和勇气。
5. 射柳:在我国北方的部分民族中,还保留着端午节射柳的竞技遗俗。这种活动历史悠久,曾是契丹族、女真族等民族的端午节传统活动。
以上就是北方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不过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特色的习俗等待人们去发现和传承。总的来说,虽然南北方在端午节习俗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北方过端午有哪些习俗?
●白洋淀:包粽子、赛渔歌、放河灯 美丽的鱼米之乡——白洋淀,最美的季节当属夏季。
站在高处遥望,满眼的绿色一直延伸到无边的天际。
荡舟湖面,传来阵阵荷香,凉风习习,驱散了难耐的暑热。
赤脚放在水里,任船儿一路前行,说不出的惬意与舒适。
就是这样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白洋淀,端午节有着它独特的韵味。
除了像包粽子、剪葫芦、做香囊、缠五彩线、插艾草等传统习俗以外,端午节期间,你还可以荡漾在碧波之中,举行划渔船竞渡、赛渔歌活动。
在白洋淀,你还可以向当地的渔民学习传统的捕鱼方式,等到夜幕低垂的时候,你可以参加白洋淀的民俗活动——放河灯,将祈愿之灯在夜幕降临时放入水中,在荷塘月色中构成一个美丽壮观的水上灯会。
贴士: 可乘坐长途汽车或自驾车到白洋淀,到了白洋淀,不可不尝这里的全鱼宴:所有菜肴均以鱼为原料,色、香、味俱全,此外,当地的藕和卤煮野鸭也久负盛名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北方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
北方人如何过端午
端午节日的风俗主要有龙舟竞渡、吃粽子、插白艾、挂菖蒲、荡秋千、佩香囊、戴荷包、饮抹雄黄酒等,多是为了避邪驱恶、防疫防病。
另外,在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如陕西、河北、山西、北京等地,人们还有端午佩戴钟馗祛五毒铜钱的习俗。
钟馗祛五毒铜钱图案是以西安为主的关中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辟邪图案,即把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依次排列在铜钱的左方,手持宝剑的钟馗耸立于钱币的右旁,“勒令”两字铸于方孔之上,如此奇特的构图布局在一枚直径仅有28毫米的古铜钱上,简洁明快且古朴典雅。
这五种有毒的动物与钟馗“同居”于一铜钱之上,蕴含着斩除妖孽、惩罚邪恶之意。
据有关专家考证,古时候此类铜钱并不参与流通,而是属厌胜佩戴的“钱币”,它的产生与端午节有着不解之缘。
民谚曰:“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此时,动植物滋生,蝎子、蜈蚣、壁虎、蛇、蟾蜍五毒出入居室,袭扰人类,如何祛之?旧的传统风俗是到了端午节这天,人们要喝几口雄黄酒,或将雄黄水洒于床下、墙角以避毒。
明朝的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农历五月一日至五日,涂耳鼻以雄黄,避虫毒。
”所以,民间俗语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不少地区的百姓到了这个时节,要用五色纸剪成镇锁五毒的葫芦图,贴在自家的门、窗、炕和墙壁上;小孩子们要在脖项、四肢上拴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身上佩戴香包,并穿戴五毒图案的裹肚、背心和鞋帽,按照“以毒攻毒,厌而胜之”、“一物降一物”的原则,对伤害孩童的邪毒之物加以制约,以达到远离疾病、身体健康的目的。
端午节期间,有些地方还流行居室中悬挂钟馗像的习俗,据清代《北平风俗类征》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
”顾禄曾在他的《清嘉录》中也有记述:“适逢端午,堂中挂钟馗画图一月,以祛邪魅。
”钟馗乃唐朝有名画家吴道子笔下的人物。
据宋代《醉翁谈录》云:“除夜,旧传唐明皇是夕梦鬼物,名曰钟馗,既觉,命工绘画之。
至今人家图其形,贴于门壁。
”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一次久病不愈,偶有一夜,梦见一大鬼捉去一小鬼,大鬼声称自己名钟馗,试武举未中,誓为皇帝陛下除天下妖孽。
唐明皇梦醒,即刻病好。
于是,便命吴道子将梦中的钟馗捉鬼作成一幅画,挂于宫中以避邪和镇妖。
“上之行为风,下之移为俗。
”皇帝用钟馗驱妖,民间百姓也就请钟馗来除魔。
唐宋时期,只要一到岁末除夕,人们便挂钟馗像,用以避“年”。
到了明清时期,民间百姓不仅在春节挂钟馗像,而且五月初五端午节也“请”钟馗对付五毒,以期拨除不祥、一年顺达。
在这种沿袭已久的端午节风俗的影响下,独具慧心的铸钱工匠们,便铸造出了诸如“钟馗祛五毒”等一些属厌胜性质的钱币供人们佩戴。
从明清至民国,端午节这天,上至宫廷达官贵人,下至民间百姓,佩戴“祛五毒”钱币已经成为时尚,并将其视作端午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将钟馗画成像悬挂在居室里也好,铸造成钱币佩戴在身上也罢,请他斩妖驱毒,只不过是古代先民们朴素的美好愿望罢了。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我们过端午节时,应该用科学的方法祛虫驱毒,避免其袭扰人类的生活和工作。
这才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久传不衰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