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元宵过年风俗,福建人元宵节吃什么
发布:2024-01-18 03:59 来源 开源网站福建元宵过年风俗目录
福建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
福建人元宵节吃什么
福建各地在元宵节期间有不同的风俗,以下为你介绍福州、莆田和龙岩的习俗:
1. 福州:元宵节期间,福州人蒸年糕,寓意年年高、年年红。年糕在福州的新春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还会制作花灯,并在元宵节期间进行比赛,看谁家的花灯制作得最好。此外,福州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如“送灯”,亲家舅在元宵节前扛着蔗去姐姐家送花灯,希望带来好运和好彩头。女儿出嫁后,娘家需要在每年的正月里给女儿家送灯,直到外甥外甥女十六岁成人为止。
2. 莆田:新度镇锦墩村的打铁花表演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元宵节民俗活动,这种表演在2011年被评为省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夜晚,老艺人把备好的烧熔铁水泼洒在路边的龙眼树上,使之火花飞溅,勾勒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奇观。
3. 龙岩:罗坊的“走古事”是一个“两栖”民俗运动,陆上是冲刺,水上是冲锋,被誉为客家人的“乡村狂欢节”。这个活动在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举行,每棚“古事”为一个轿台,轿棚上绑坐化妆成古代人物的小孩,抬着“古事棚”的壮汉们疾奔在乡村小道,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各地还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习俗等待你发现。更多关于福建元宵节的习俗的信息,可以访问各地政府官网或中国传统节日网。
福建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
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仔。
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白的。
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
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
那当然是人们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
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
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
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朴大方,民众多爱观赏。
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的鲜桔皮制成。
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
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
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
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
这鳌山开头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神祠或闹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
鳌山中除了干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1O尺,有头有尾。
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壮声势。
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
这种舞龙灯,福州人称为舞太平龙灯。
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札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福建人元宵节吃什么
福建人年夜饭各地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食物,如福州吃太平燕和年糕,泉州人围炉吃海蛎,莆田第一道开席菜焖豆腐等,你想了解福建年夜饭吃什么吗?
在福州等闽中一带,长面是过年饮食中必备的食物。
现年80多岁的福建民俗专家方炳桂说,长面,也叫长寿面。
正月初一,福州人第一顿饭必须吃细长面,寓意“长年平安”。
相传这一习俗始于汉武帝时期,那个时候的人信奉“人脸人中长,寿命长”的说法,而脸即面,“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
渐渐地,这一过年习俗还演化成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
在闽西,鸡肉是客家人过年的重要菜肴,吃鸡肉在这里有特别的讲究。
按客家人风俗,鸡头应由长者吃,鸡翅膀要给出门做活的男人吃,鸡腿通常要留给读书的孩子吃。
此外,客家人把过年餐桌上发生的诸事都看作“大吉大利”,如酒洒倒在桌上视为发财,碗被摔碎当作会添丁,筷子掉落了看成是有食缘等。
在泉州等闽南地区,过年餐桌上一定要有芥菜,芥菜在闽南方言中也称“长年菜”;也有人家的餐桌上摆“韭菜”,“韭”与“久”谐音,寓意长寿。
由萝卜和面粉做成的萝卜粿在闽南人的过年餐桌上也必不可少,闽南人称萝卜为“菜头”,意为“好彩头”。
吃蔬菜时,通常不用刀切,整条蔬菜洗净后连根煮熟,以祝父母长辈长寿。
扩展资料: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