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正文

达擀尔族风俗,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风俗民情

达擀尔族风俗,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风俗民情

来源 知识库 时间:2023-12-27

达擀尔族风俗目录

达擀尔族风俗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风俗民情

达斡尔族的过年习俗竟有哪些?

达斡尔族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达擀尔族风俗

1. 礼仪:达斡尔族非常注重礼仪,尊重老人和长者。在日常生活中,儿女、儿媳、村中年青人等都要向老人、长者行屈膝请安礼。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会热情地让座、敬烟、献茶,并杀猪宰牛(羊)款待。

2. 婚俗:达斡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恪守氏族外婚制原则。

3. 饮食:达斡尔族以粮食为主食,主食中以稷子米和荞麦面为主。他们还常吃鱼,主要烹调方法是清炖和清蒸。此外,达斡尔族妇女还采集柳蒿菜、山葱、山芹菜、黄花等野菜,煮熟食用。饮料有鲜、酸牛奶、奶酒、奶米茶等。

4. 居住:达斡尔族的房屋多为“介”字形,由正房、门房和院落组成。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草或稻草,墙壁多为土筑或木制。

5. 节庆:达斡尔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唱歌跳舞、赛马射箭等。

6. 服饰:达斡尔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男子通常穿着长袍、马褂和马裤,妇女则穿着长袍、裙子或裤子。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风俗民情

库木勒节

达斡尔族的“库木勒”,即柳蒿芽,至今己在民间相传一百多年了。

达斡尔族长期以来的饮食文化方面表现出的爱吃“库木勒”,后创办了“库木勒”节,把这种饮食文化现象转化为社会文化。

抹黑节

正月十六为抹黑日,达语叫“阔德格·乌都日”是达斡尔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达斡尔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达斡尔族的“阔德格·乌都日”来源于达斡尔族春节,达斡尔族视同除夕至正月十五都是春节,在春节期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阳气盛,阴气衰,人在夜间出行或儿童在夜间玩耍都比较安全,没有邪魔妖气侵扰,正月十六开始,阴气上升,阳气下降,阴阳各半,况且正月十六起,达斡尔族生产所需的活计也相继开始,再到外边或走夜道就不向正月十五前那样安全了,所以把正月十六定为抹黑日,这就形成一种娱乐活动,相互抹黑脸是相互祝愿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平安幸福,被抹上黑脸的也是意味着一年平安,抹上黑脸什么都不怕。

达斡尔族的过年习俗竟有哪些?

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节日里都着盛装,逐户拜年,妇女们互赠礼物。

过年之前家家都要进行充分准备,杀年猪,打年糕。

年三十用各种杂物码起一个垛,晚上点燃,老年人要把大块肉和饺子投入火中,祝福人畜兴旺,年三十吃饺子有的要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白线,意味着吃到这只饺子的人可长寿两百岁;有的在一个饺子里放上铜钱,吃到的人意味着今后不缺钱花。

初一开始拜年,拜年的人一进门就要打开主人家的锅,抢吃年糕,表示亲密无间,然后吃猪寿子、手把肉,妇女之间要互相赠礼,礼物有烟叶、奶皮、糕点和冻肉,春节一直过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特别是青年人之间要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达斡尔族也过中秋节,吃月饼。

达斡尔族这个民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达斡尔族的传统住房多以松木或桦木栋梁为房架,土坯或土垡为墙,里外抹几道黄泥,顶苫房草,二间、三间、五间不等。

二间房以西屋为卧室,东屋为厨房;三间或五间的以中间一间为厨房,两边的为居室。

房子一般都坐北朝南,注重采光,窗户多是达斡尔族房屋的一大特点。

居室的南、北、西三面或南、东、北三面建有相连的三铺大炕,俗称“蔓子炕”。

蔓子炕保暖性能好,是达斡尔人冬季不可缺少的取暖设施。

达斡尔人的居室以西屋为贵。

西屋又以南炕为上,多由长辈居住,儿子、儿媳及其孩子多居北炕或东屋,西炕则专供客人起居。

炕面大都铺苇席或毛毡等。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砖瓦房正日益增多,不过,使用火炕等起居习俗仍深受达斡尔人的喜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星游猫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所有的测试结果不作为您真正的人生指导策划,仅作娱乐参考!某些民俗占卜,仅作研究之用,请勿迷信!